草原文化中生态思想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向度

时间:2014年06月16日信息来源:内蒙古文化产业网 收藏此文 【字体:

草原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生态型文化,它以游牧——这种不以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其中蕴含着大量宝贵的生态思想资源。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多数是与游牧民族原初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随着草原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思想资源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有机融入现代牧民的生产生活中。要在尊重历史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正确解析异质文化融合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关系,使生态思想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完成这一转化需要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着眼于制度建设,构建新的生态价值共识。
  前提:正确解析异质文化融合与草原生态系统恶化的关系
  正确对待历史是正确处理现实问题的前提。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得出的结论,直接影响着草原文化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如果从历史的表象直接判断,草原生态系统的恶化与异质文化的进入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内蒙古草原为例,草原生态被破坏最严重的阶段,是从清朝中后期大规模发展内蒙古农业生产开始的。清代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从南向草原腹地纵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耕地面积越来越大,农作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农业生产的需求,内地汉族农民大量流入蒙古地区。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大量牧场的开垦,大批内地农业人口的迁移,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总体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地区完成了农业化的全部过程,一些地区完成了半农半牧业化的进程,农业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产业。过量开垦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化严重,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生态失衡,牧业经济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而徘徊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帮助内蒙古走上了工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具备一定基础、拥有不少名牌企业的工业体系,草原文化进入了与工业文明相互融合的阶段。但是,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草原生态再次遭到破坏。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草原退化率为15%,80年代增长至39%,目前已经达到73.5%。
  如果以草原生态系统演变作为考察视角,草原文化与其他异质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草原生态总体趋向恶化的过程。但是,任何一种文化特色的形成都是多元汇聚的结果,文化发展所必须的要素也是多样的。从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看,异质文化的进入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它是草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自然要求。异质文化的融入,对草原文化发展总体上是起到丰富与推动作用的。异质文化进入与草原生态系统恶化之所以出现同步契合,不在于异质文化本身是否先进、是否环保,而在于当生态保护意识还处于自发状态时,非科学的过度开发,往往被视为解决现实问题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和途径。例如,从生态角度看,游牧的确比农耕、工业更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但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转场生活本身却异常艰辛。尽管描写草原的艺术作品常常让我们产生如诗如画的审美愉悦,但对游牧者而言,追求相对更稳定、更具物质丰富性、舒适性的生活才是最现实的。对生态问题解决方法的寻求,应当主要从人们不同时期的经济生产要求、政治利益需要的层面去寻找,而不应当停留在文化道德层面,从而陷入文化决定论,产生对异质文化的简单排斥心理。
  目标:使生态思想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在生态发展的历史纵坐标中,“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所以会切断、干扰甚至破坏特定区域固有的生态链条,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尚未觉醒时,文化作用的着力点不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保护,而是对原有人际关系及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和发展,生态思想无意识地掺杂、积淀其中。当一种文化理念还处在自发状态时,它往往无意识地附着于特定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当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后,这种文化理念就会逐渐失去载体,成为一种只具有符号意义的传统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