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路文化闪耀古今

时间:2019年10月03日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此文 【字体:

“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草原丝绸之路考察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韩君怡

  穿过辽阔的草原、触摸历史的记忆,驼铃声、民歌声仿佛在耳边回荡……7月19日至2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草原丝绸之路考察调研活动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等地开展。

  “张库大道”是从河北省张家口大境门外西沟出发至乌兰巴托(当时称“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一条古商道,也是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和“北方茶叶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

  古道驿站文化活态传承

  在河北省鸡鸣驿邮驿博物馆见证张库大道商贸邮驿兴盛往来,在堡子里探寻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山西会馆中回望旅蒙晋商昔日辉煌与进取精神……10天行程,考察团的足迹遍布张库大道重要节点及沿途村落。

  “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发生地。”在张家口市康保县邓油坊村史民俗馆中,中国民协顾问、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说,“张库大道兴盛时,人们沿商道从事皮毛业生意,塞上重镇邓油坊商贸业因此兴起。小小的民俗馆内,可以看到木榨麻油等古朴的生产习俗与生活方式,离民俗馆不远处还存留着一段张库大道古遗址,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留存了下来。”

  位于今二连浩特市的伊林驿站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是张库大道上通往库伦最近的国内站点。为保留、再现古驿站的原始风貌,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应运而生。这是我国首家以驿站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科普场馆,通过实物、雕塑、复制品、文字等资料,对古代驿站制度、草原商贸文化、草原盐文化等进行了系统展示,多角度展现了古驿站和古商道曾经的繁荣。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二连浩特依托厚重的古驿道文化,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努力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亮丽明珠。2017年,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共同发布“万里茶道旅游地图”,二连浩特成为重要节点城市,驿道文化成为推进区域发展的新动力,焕发着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近距离体味沿线民间艺术

  “去年遭下了荒旱,遍地寸草也不生,我有心走呀走西口……”康保县二人台艺术团省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美与青年演员苏日娜身着便服,联袂演唱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苏日娜饰演的小妹眼含热泪,唱出了离别的愁苦,细腻的唱腔及情感爆发力感染了考察团一行人。

  “《走西口》传承了一段历史记忆,无数中原人不畏艰辛背井离乡,为谋生计走到草原深处,在垦荒、放牧的孤苦生活中激发出强烈的乡愁。朴实的唱词极富生活气息,在吸收了蒙古民歌曲调等元素后,更具蒙汉两地地方特色。”王世美说。据介绍,近年来,艺术团着力打造《父子争权》《帮扶》《抢财神》《农家婚事》等一批根植本土又极富时代气息的二人台现代剧目,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康保二人台,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蓝天白云、水丰草美,行至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旗政协文史委主任特古斯不禁哼起察哈尔民歌,引起考察团成员的注意。“察哈尔民歌具有古老的历史,自宫廷流向民间,它字少腔长、长于抒情,歌词韵律多采用头韵,与蒙古族人民生活场景与习性密切相关。”特古斯说。

  察哈尔民歌流传至今,数量达百余首,2009年,“察哈尔民歌”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特古斯表示,为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积极开展察哈尔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抢救与保护察哈尔民歌的各项史料、曲谱。正蓝旗从2017年起开展察哈尔民歌培训班活动,聘请察哈尔民歌传承人阿·娜仁其木格等人担任授课教师,立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新一代文化传承人。

  把课桌搬到田野

  “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具有久远历史和鲜明特色,如何对其重点保护并进一步深挖民间文化遗存,协助地方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曹保明表示,此次调研将课桌搬到田野,从文艺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视角追寻草原丝绸之路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将为沿线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实施的国家文化艺术发展一级重点项目,此次调研采用跨省份调研形式,考察团重走张库大道必经的重要节点,对驿站文化、民间艺术、故事传说、古城遗存、民居建筑等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存进行梳理研究,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传统的核心是传承性,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存留,也包括对过去进行新的意义建构。”中央民族大学“一带一路”与民族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宝山表示,此次考察调研活动从张库大道的点、线、面全方位开展,在村落中采用了启发式访谈的方法,从民间故事、个体经验中收获了丰富的文化资料,让他逐渐厘清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脉络。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立军表示,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张库大道上的活态生活方式,探索其蕴含的工匠精神、艺术精神,增强了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的理解,切身感受到了民族融合的意义。据悉,此次考察调研成果将以调研报告、论文集和影像资料等形式集中呈现,进一步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传承。


(编辑:高峰)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