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第一线的“定海神针”

时间:2020年04月06日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收藏此文 【字体:

战疫第一线的“定海神针”

 袁 静 职务: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战疫感言:用心点亮生命的奇迹,用爱拥抱风雨的彩虹! 战疫事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市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点收治医院。作为深圳市三医院感染科专家,袁静在抗击新冠病毒医疗攻坚战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从一月中旬该院收治第一例确诊病人以来,七十多个日日夜夜,她带领全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为救治病人拼尽全力,不断总结救治经验,攻克一个个医学难关,想方设法挽救病人,护航生命。她和其他深圳抗疫一线医学专家一道,共同总结、发表的多版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深圳指南”,在医学界受到广泛好评,为全国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探索。2020年3月,袁静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无论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情况,袁静总是特别淡定。“她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市三医院感染二科护士长王燕这样评价。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底气和从容,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袁静带领着医护人员沉着应战,将一批又一批病人送回平安的“彼岸”。

  作为深圳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重症救治专家组的成员,袁静被称为“风暴中心的感染科主任”。早上七点半到医院,在疫情最高峰的时候,她一天只休息不到4个小时,几乎每天都要接一两百个电话,处理无数条微信,时常在半夜被紧急电话叫醒。

  “对于所有的患者,我们始终尽全力救治。战疫初期,对于新冠病毒并没有太多了解,病人不断增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开始累积一些经验和方法,对整体救治形成了一个保障。比如,我们每天都会对每个危重症患者进行重点巡查,多学科会诊研究调整治疗方案;在一般的患者中,我们通过在一些关键节点的提前干预,使得普通型转向重症的病人逐渐减少。”袁静说。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袁静率领的医疗团队和医院的科研团队“临床+科研”双管齐下,在寻找各类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中,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在国内率先从部分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阳性,为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研究和防控策略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发现。通过临床上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一月底就推出了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方案“深圳版”,与“国家指南”相比,该方案对疾病加重的时间节点和风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重点描述,这些都是来源于临床专家在一线的宝贵经验总结。

  今年大年三十,袁静在各个病房的穿梭中度过。晚上十点多,食堂送来的饺子早已经凉了,她才从办公桌上匆匆拿起吃下。想起父母从四川老家赶来深圳过年,自己却还未见上面,她拿起电话,才问了一句,电话那头的父亲便说道:“你去忙吧,我们理解。”听着父亲的话,袁静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还没来得及擦干眼泪,电话又响了,她再一次投入工作中。

  袁静对病人的心理状况非常关注,若是病人总是愁眉不展,必定会影响康复。患者张阿姨刚入院时,焦虑、恐惧得睡不着觉,问得最多的就是“我还能不能好?”最危险的时候,她上了有创呼吸机、曾在一个月内两次气管插管,一度生命垂危。袁静在查房时知道了张阿姨马上要过60岁生日。她想:六十大寿,那可是件大事!于是科室医护人员为阿姨准备了蛋糕,在3月10日这一天,“生日快乐”的歌曲响起,袁静和医疗组专家,带着蛋糕、鲜花走进病房。张阿姨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她入院的第45天。

  虽然蛋糕不能真的吃,蜡烛不能真的点燃,但在歌声和祝福声中,张阿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认真地许下了心愿。3月19日,张阿姨痊愈出院。

  最近,袁静在忙临床之余,还在致力于另外一件事:为海外华人华侨进行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在线直播讲座,对海外疫情防控开展“云支援”。“病毒不分国界,我们应该合作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病毒。”袁静表示,目前深圳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加,一定要和全世界分享、探讨战疫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其他国家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希望全球团结一致,尽早迎来抗击新冠战疫的全面胜利。

  “战疫两个多月了,感觉越来越好,因为患者一个个出院了。”袁静说,曙光就在前方,“现在,看见外面阳光明媚,小鸟儿也在歌唱,树芽变绿了,心情也随之变得开朗。当然,现在国际的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重。但是我们坚信,只要该隔离的都隔离了,就问题就不大。盼望着疫苗能够尽快生产出来。”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