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收藏家重拾民国平定紫砂烧制技艺
(标题经“西湖龙井资讯平台”修改,原题《收藏家重拾民国平定紫砂烧技》。)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5日讯:“我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烧紫砂是偶然发现的,为了不使技艺流失,决定恢复烧制。”昨日,微信圈里一位阳泉的收藏爱好者,秀了秀用民国时期的烧紫砂技艺烧出的十八罗汉。
今年37岁的张文泽是一名民间收藏家,从事收藏已有15个年头。2012年初,他开始寻找相关资料恢复平定紫砂烧制。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多次试验,成功恢复了炉钧釉烧制技艺。
发现失传技艺
“七八年前,一次购买收藏品时,发现了一件挂釉紫砂壶,觉得是件好东西就收藏了起来。”张文泽说。
随着不断研究,张文泽发现了炉钧釉瓷器烧制的技艺。“炉钧釉瓷器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制作时先在高温下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最初形成也是出乎意料的。”张文泽说起技艺的渊源。
而平定砂器在乾隆时,就已闻名京师。1915年,平定紫砂改良大获成功,带动了当地的紫砂业发展,民国时进入鼎盛时期。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停滞。
“在烧制过程中,温度高的为瓷,温度低的为陶,紫砂介于两者之间。”张文泽说。
2011年,张文泽开始寻历史的遗迹,并探计烧制专家。
南下宜兴学习
2012年初,张文泽找到了烧制炉钧釉的旧窑地址和平定紫砂技艺的传承人张宝珠。
两位紫砂爱好者,为了深入学习紫砂技艺互相学习,张文泽还拜张宝珠为师,学习平定紫砂壶烧制工艺。其间,两人又认识了平定当地人刘强,他对紫砂也情有独钟。
近代宜兴陶业的杰出代表之一吴云根,曾在平定县任技师三年,不仅传授紫砂陶的成型技术,还利用木炭釉炉窑试验成二次烧成的炉钧釉紫砂陶,取得相当不错的“仿钧釉”效果。
三人一起探讨挖掘,并到宜兴学习当地制壶工艺。三人在宜兴一住就是一年。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恢复性地烧出了平定紫砂壶和笔筒,并融入了宜兴现在的制壶工艺,成功恢复了炉钧釉烧制技艺。”张文泽说,希望平定紫砂可以再现繁荣。
目前,此项技艺已被平定县确定为第四批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得到保护和挖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