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腔:一个地方剧种的起落沉浮

时间:2014年07月16日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此文 【字体:

 

  “听见张乐修唱,饼子贴到门框上;听见杜兰喜的声儿,丢了纺花车儿……”这句民谣,形象地阐述了扽腔曾经的繁盛。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在山东省博兴县一带起源并流传的剧种,曾40年没有剧目演出。直到近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风格独特的扽腔才又回归观众视野,受到再度关注。

  几度迷人几度遇冷

  扽腔属于“肘鼓子”声腔系统,约在二百年前,广泛流传于博兴、广饶交界处的农村。扽腔是一种无弦乐伴奏,只有打击乐伴奏的剧种,因此,在民间关于它的命名有一种说法——“唱腔扽扽达达,所以叫扽腔”。

  博兴县吕艺乡高渡村,是频繁出现在记载中的扽腔演出繁盛之地。在这个曾经艺人辈出、家家唱戏的村庄,李孟泉是仍健在的、见证了扽腔起落沉浮的为数不多的传人之一。“中状元名扬天下,翰林院帽插红花……”提起扽腔,他张口就唱,传统戏《葡梅架》选段被他演绎得苍劲酣畅。

  说起这个剧种,李孟泉道出一个个艺人的名字:杜兰喜、雒传礼、张乐修……“听老辈人说,当时他们跟艺人学戏,在村湾北的地窨子下一住就是几年,出科后不仅在本地唱,还把扽腔唱到了潍县、昌邑、临淄。”

  对于清末民初扽腔的盛极一时,李孟泉也是“道听途说”,但建国前后扽腔的火爆却是他亲眼所见:“每到年底,根本不用排练,十几个人一凑就成一台戏。每次扎台从正月初二一直唱到十六,剧目从来不会重复。”在李孟泉的记忆里,除了年节,村民们扛着锄头走在种田路上,边走边唱,声音像“叫卖”般此起彼伏。

  然而,由于吕剧等新兴剧种在当地的繁荣,加之新娱乐方式的冲击,地域风格浓郁的扽腔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一度沉寂。

  “扽腔虽然抑扬顿挫,但缺乏文场乐器,只有锣、鼓、钹等伴奏,加上有些唱词方言味过强,除了本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庄,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在李孟泉看来,扽腔的典型特色,也是它“走出去”的制约因素之一。


  新剧目盘活剧种出路

  虽然近40年无正式演出,但扽腔在民间并未遁迹。“村里的老艺人担心剧目流失,把会唱的组织起来,边唱边记录,也留下了不少戏。”李孟泉告诉笔者,扽腔在民间传承了7代,每逢农闲,喜好扽腔的村民还会凑在一起唱大大小小的段子。“只要传承谱系断不了,扽腔就不会断代。”李孟泉说。

  随着老艺人年事渐高,扽腔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2005年,博兴县扽腔剧团挂牌成立,根据老艺人的回忆与口述,开始了对扽腔源流及艺术特色的抢救性挖掘。同时,在高鼎铸、王永昌等省内地方戏专家的指导下,该剧团还创排了《老冤蛋当选》、《牛老邪赔礼》等扽腔小戏。

  “挖掘濒临失传的扽腔,对唱腔音乐的整理是最重要的环节。”高鼎铸告诉笔者,为梳理出该剧种的核心曲调,他几次走访老艺人,带回数盘录音资料。“写好曲子之后,交给剧团,再让当地听过扽腔的老人听,他们肯定是扽腔的味道,这才放心。”高鼎铸说。

  保留了扽腔音乐主体,又进行了适当创新的唱腔,唱出了剧种的新气象,也令扽腔走出了小县城。近年来,《老冤蛋当选》、《笑笑为媒》、《牛老邪赔礼》等剧目先后问世,除在山东屡次获奖外,《牛老邪赔礼》于去年参加在张家港举行的“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一举摘取“剧目奖”。

  摆脱困境仍需追本溯源

  “新剧目的上演让剧种受到关注,但扽腔的传承还要在挖掘传统上多下功夫。”博兴县扽腔剧团团长卞项颂认为,扽腔虽列入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离世,传承工作仍然面临不小阻力。

  “扽腔在繁盛的时候,有200多出剧目同时上演,不仅唱‘四大京、八大记’,还演《穆桂英挂帅》、《辕门斩子》、《郝文秀访江南》等戏,角色行当齐全。但因为一直没有专业剧团,这些剧目已经全部失传。”卞项颂告诉笔者,目前,在博兴县人大、博兴县文旅新局等的支持下,新一轮对老艺人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已经展开,并通过有偿征集等办法,收集民间的扽腔剧本,从而促成对传统剧目的恢复。

  在剧团与老艺人的努力下,在博兴县博奥学校、京博希望小学等地,扽腔兴趣小组也由热爱戏曲的老师与学生组建起来。“孩子们对扽腔感兴趣,也说明了咱们的传统文化有魅力。”博兴县扽腔剧团演员董红军常为孩子们授课、指导,看到小演员们兴致勃勃,她总是难抑兴奋。

  “所有这些努力,都为了使扽腔走出困境。”卞项颂说,扽腔不能在这一代人身上断了传承。(孙丛丛 周瑞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