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加强修复"棕色土地"

时间:2014年06月12日信息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收藏此文 【字体:

日前,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常州,和长三角的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正在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之路上默默探索。
 
眼下,常州在土壤污染的调查摸底、修复治理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2012年,常州市还在省内成立了首家环境保护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土壤污染是日积月累造成的,治理和修复花费时间较长
 
常州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个实验室,走进去就能看到玻璃柜里的一盆盆泥土,这些泥土都是从不同污染场地收集来的样品。
 
“相比大气和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与修复更为复杂和困难。”常大环境学院李定龙教授向记者介绍,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相通,地下水的修复是难上加难,无论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或联用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李定龙教授的团队,在常大环境学院专门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研究。
 
经常跟常大合作的是一家名叫江苏上田环境修复工程公司的企业,常大为上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提出和制订修复方案,上田负责具体的现场施工。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杨彦介绍,修复方案根据其他机构提供的待修复场地污染数据来制订,同时还要考虑到修复的成本问题。方案制订之后,首先要在实验室小试,然后选定4平方米的场地进行中试,之后才能进行规模化处理,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精细化的过程。“污染是日积月累造成的,治理和修复相应地也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常州市已经完成了两批共75块场所的污染情况摸底调查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修复,是这两年才渐渐地走近公众视野,实际上,早在2008年常州市就已经启动了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承担这一工作的是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常州市环科院组织参与的常化厂地块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是当时国内修复体量最大的工程,也是第一个实施土壤和地下水同步修复的工程。
 
2008年前后,正好是产业结构转型和化工业整治的重要时期,一批老工业企业先后搬迁出主城区,对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进行一次调查“摸底”非常必要。市环科院院长尹勇介绍,第一批完成了35家、第二批40家,今年刚刚开始第三批摸底调查。
 
由于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与修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常州被环保部作为与荷兰环保部交流合作的试点城市之一。在交流中,尹勇深深感受到,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晚,国外因为起步早,技术多、管理新,像荷兰,全国的国土都建立了数据库系统。
 
(编辑:孙磊)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