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行“贷”动四川经济由大到强

时间:2014年04月03日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收藏此文 【字体:

 

   作为四川省存贷规模最大的银行和“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银行,农行四川省分行将经营重心由大城市“下沉”到县域农村,加大信贷等各种金融资源在县域实体经济的投入,探索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金融资本的撬动下,四川县域和农村地区逐渐打破金融抑制,经济发展提档加速,县域经济“拖后腿”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四川农行自身发展也“脱胎换骨”,由经营大行向着现代一流商业银行蜕变:2013年,该行存贷、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在全国农行系统排名第五,在省内同业处于领先位置,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这份来之不易的经营业绩中,县域地区贡献了50%以上。

  加大投入 撬动县域实体经济加速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但由于缺乏资金,这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川农行信贷投放4.5亿元,支持该县将水电打造成支柱产业。在越西县瓦岩乡,四川农行支持建成的茶园水电站引来了充沛洁净的水源。村民张拉铁说,过去一直种植烤烟、马铃薯,仅够糊口,现在有了充沛的水源,他动员了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大面积发展高寒水果和大棚蔬菜,年人均增收760元。他说,全靠农行支持的水电站为他们引来了“致富水”。
  近年来,四川农行植根县域,紧扣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县域工业化等“三农”和县域经济重点领域,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县域倾斜,每年新增贷款50%以上投向县域。
  2013年,该行新投放贷款361亿元,非信贷方式融资38亿元,重点支持了“三农”和县域187个重点项目建设、2319户骨干企业发展。新投放贷款量、县域贷款增量、涉农贷款增量均居省内“四大行”首位。截至2013年末,该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148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439亿元,县域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位居“四大行”首位。
  “农行本姓‘农’,这块金字招牌决定了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的战略定位。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这也是农行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四川农行行长张军洲说。
  张军洲表示,农行从成立到现在60多年,一直根植在县域,发展在县域。四川农行60%的机构、人员在县域,主要经营指标的50%以上由县域支行贡献,在县域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历史传承、客户基础和服务优势,服务‘三农’和县域是农行实施差异化战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说。

  创新产品 破解县域经济融资难题

  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四川农行创新服务模式、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有效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等顽疾,实现了“支持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
  在成都近郊的郫县唐元镇青杨村,四川农行以集中居住后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收入为还贷来源,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发放了全国首笔由村民自建的村级资产管理公司承贷的农村安置房项目贷款。村民们告别分散居住,住进了配套完善、整洁美观的现代化小区,还有小区商业铺面的持续收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四川农行也通过本项目,找到了一条既符合信贷政策,又风险可控的服务成都统筹城乡的新路。
  而在地处高原藏区的九寨沟县,四川农行紧贴特色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链进行全方位信贷支持:不仅对九寨沟核心景区建设、配套设施提供资金,还通过农户小额贷款,支持当地农户发展旅游纪念品加工销售、特色农畜产品生产等产业,取得了“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百姓”的良好综合效益。
  两条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折射出四川农行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县域的思路。四川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该行在对每个县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绘制了《全省金融生态图谱》,详细标注了各县产业、资源等情况。以此为指南,成功探索出“一县一特色、一行一路径、一企一对策”的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四川农行创新推广全产业链、贸易链、供应链、物流链集约化服务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带动等模式,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带动成片农户,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地服务县域经济的有效模式。
  “四川县域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很大,但信贷供给有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县域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加之农业、种养殖业的风险较大,如何做好信贷资金的风险保障,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张军洲说。
  “化解这些县域金融难题,不可能一招吃遍天下,只能采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这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原则,既要大胆突破,也要严控风险,行得稳才能走得远。”他说。

  制度创新 提升县域经济服务能力

  “农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的最大优势,在于我们成立了‘三农事业部’,进行了组织、体制、政策、资源等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建立起长效服务机制。”张军洲说。
  2007年,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农行开始启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探索在商业化运作机制下,面向“三农”和县域经营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四川农行作为首批试点行之一,按照总行要求先行先试,形成了以“三农金融分部”为领导枢纽,以县域支行为服务主体,举全行各部门之力、城乡联动的“大三农”综合服务管理体制。目前,四川农行已有139个县域支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四川农行近年来将信贷计划、固定资产、工资费用、劳动用工等资源持续向县域倾斜,持续增加“三农”和县域经营资源的供给。2013年,该行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增速3%;县域支行新招聘大学生占招聘总数的65%;县域物理网点达796个,占全行的62%,位居省内“四大行”首位。
  “四川经济的差距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农行的根基在县域,优势在县域,未来也在县域。”张军洲说,“四川农行已制定《2013-2015年“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规划》,要进一步把‘三农金融事业部’做深、做实,提升‘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继续发挥好农行在县域地区的领军作用。”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