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孩子在家门口读最好的大学

时间:2014年03月06日信息来源:东方今报 收藏此文 【字体:

  

  教育和环保,对于同济大学教授刘遂庆来说,是他的专业,也是他最有发言权的领域。从上世纪60年代走出家乡,刘遂庆在异乡生活了快半个世纪,但那种根在河洛的心情,却从未远去。在他看来,教育的振兴是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刘遂庆有很多想表达的建议。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张姗姗

  实习生王丹

  特约通讯员陈鹏/文图

  【人物】

  刘遂庆,1946年5月生于宜阳县。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84年公派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伯明翰大学留学进修,从事水资源和水环境模拟研究。1990年赴英国从事中国——欧共体水资源与水环境合作研究,任欧共体科技合作署研究员,布拉福得大学(Bradford)高级研究员。

  教育水平落伍制约经济发展

  刘遂庆因为教育从洛阳走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走出了中国。在这种不断的行走、学习中,他先是在上海,革新了自己对于先进文化、科技、教育的认识,又在国际舞台上回望到家乡的不足。他称自己是“幸运的一代人”,他也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和人文发达是紧密相关的。

  在历史中,洛阳是文化政治中心,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洛阳作为内陆城市依旧是非常兴盛。国家“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项目,其中7项选址洛阳。洛阳这些荣耀早已清晰地记录在史册之上。刘遂庆觉得,洛阳的起步是很高的,尤其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工业和科技水平在全国都排在前列。然而在教育事业上,洛阳却似乎没有跟上脚步。说起原因,刘遂庆认为,一方面是建国初期,国家并未把工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布局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以及内陆的洛阳市,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然而教育格局沿袭了建国前的固有局面,高等学府依旧聚集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是高校聚集地的西安,在当时也并无明显改变。刘遂庆说,从这时候开始,像东北地区的大中城市和洛阳等地,就没有跟上教育的布局。

  从全省范围看来,刘遂庆认为,整个河南的教育整体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比如河南大学,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也出了很多影响后人的大学者。但是在50年代以后,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在刘遂庆看来,这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地区的问题。独木难以成林,在整个教育水平呈现滞后的状况时,就连在河南任教的大学老师们都很少有机会能对外交流学习。

  合作办学让孩子在家门口读最好的大学

  刘遂庆是1965年从洛阳走出去的大学生,然而在当年参加高考时,刘遂庆心中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重点大学都不在河南?为什么河南的孩子要读书必须跑出去?

  教育是根本,刘遂庆觉得,河南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方面制约。在客观上,河南是内陆省份,而主观上我们又没能跟上教育的步伐,历代河南的学子、读好书的孩子都跑到外面去发展。在他看来,没有人才的培养,就没有人才的聚集,就没有好的建设前景,这样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河南人是聪明的,这一点刘遂庆觉得从每年高考河南学子的考分中就可以看出来,然而现实是,河南的高考录取比例并不是很高,“原来我们是文化高地,现在是洼地,文化教育事业不是发亮,而是有些封闭了。”刘遂庆觉得,也许自己站在外围做这种评价有些轻松,但在他心中,最期望的是家乡可不可以找一个发展机遇,打个翻身仗?

  刘遂庆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同时他也是创意者和推动者。而这样的合作办学创意,又能否在河南的城市中复制呢?刘遂庆很想试一试。

  他介绍,在长三角地区,现有的合作办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由当地学校和国际机构联合办学,还有一种就是另起炉灶的模式。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虽然有华东师范大学的影子在其中,但实质上没有国内任何一所大学参与。同样的模式在宁波和昆山都有先例。

  刘遂庆建议,洛阳能否也建立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或以现有高校为基础建立高水平的学科?让我们的学子能在本省读到国内最高水平的学科?让他们有一个到国外进修更高学位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不用远离故土,更容易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刘遂庆说,自己从儿时离开家乡,有心为家乡做贡献时,却还缺乏经历和眼光,而等到三四十岁之后,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历练,却已经在上海安家,很难再回来。他希望能给下一代人这样的机会,让他们一开始就有扎根故土的机会,然后形成人才成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洛阳的人文底蕴或是办校最大优势

  看到此处,也许您心中会有个疑问,类似上海纽约大学这类高校,会愿意选择内陆城市办校吗?洛阳是否又具备承接这类学校的条件呢?对于此,刘遂庆觉得沿海有沿海的优势,但是洛阳是历史上的经济政治中心,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相比之下,洛阳的这些优势也足够吸引对方。加之由区位因素决定,洛阳在地价等方面要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也是优势之一。而现在唯一最直观的制约也许是来自交通。

  洛阳目前虽然已经开通了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航班,但是还不能实现国际直飞。在高铁上,洛阳到上海也有一定的断层。然而刘遂庆认为,这并不会成为洛阳办学的阻碍,因为一所学校从筹备之初,到最后落成,一般需要5年时间,而5年后,他相信现有的交通问题早已不成问题。刘遂庆说,他想在洛阳办一所高水平的学校。有条件的话,洛阳的高校可以以现有的学院和老牌的教育基地——英国、美国等地的大学合作,没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出资引进一所大学。洛阳风景好,文化厚重,讲人文和政治,不出城就可以发掘很多案例,随便找到一处古迹,就可以讲出几百年历史,这一点也是教育中被人看重的优势。

  有了想法,剩下的也许就是由谁执行以及如何执行的问题。刘遂庆的建议是,第一步可以先组织一个小型的智囊团,由洛阳走出去的、在教育领域有热情有想法的人才组成牵头。比如他自己,本身就有合作办学的经验,也掌握很多此类资源,为了家乡发展,他相信很多和他一样的人会很乐意贡献出自己的资源。他也希望,家乡那些和他抱着同类想法的有志之士能站在一起,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