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超大城市其实可以非常宜居

时间:2014年01月12日信息来源:劳动报 收藏此文 【字体:

  吴志强:超大城市其实可以非常宜居

  标签: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我曾经看了很多上海和全球的新城,综合而言,那些成功的,一定是真正为人居考虑的,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服务的。

  问:超大型国际化城市往往让人联想到蜗居、堵车、嘈杂和空气污染,这和宜居城市的理想是否矛盾和冲突?

  答:可以矛盾也可以不矛盾。如果没有突破性创新,传统价值观中的宜居模式和超大型城市的现状就会产生很大冲突,一定会有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是如果用创新思维来解构,我们发现,其实宜居和国际性超大城市完全可以非常和谐,从结构上融为一体。只要成功突破结构和传统概念,超大城市其实可以非常宜居,可以创造出非凡的结构。

  问:怎样找到超大型城市的宜居之路?

  答:从空间上看,超大型城市不应该是一个“大饼”,可以无限往外扩展尤其是它的中心区域,一定是要控制在一定规模中的。但是,超大城市可以组建成星座型城市群,超越单中心结构,形成多中心区域结构,使城乡互相融合。在国外,如果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多是这种结构的。从这个结构开始,一个宜居的超大城市将不再是梦想。

  问:可否想像一下,上海的宜居理想模式?

  答:一个主中心城区,联结多个副中心城区。在分中心和主中心之间,保留一些农田作为空隙,让这座塞满了人流和资源的城市得以透气和喘息。

  每一个主中心和分中心区域都是独立的,有完整的城区功能设置,囊括交通、教育、医疗、休闲、文化、商业和就业等一切群居必须的元素。当大量人口从主中心迁移到分中心后,人们可以就近找工作,居住在适宜的住房里,享受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同时传统文化也能得到完整保留。

  在这样一个个既独立又关联的分中心内,全球最新资讯没有阻碍地互动流通,但同时传统亲情和家族关系也能得到较好延续和维护;既有各行精英汇聚一堂商务往来,又保存完好的自然乡间生活空间;在这里,乡间田野既适合散步,也不妨是一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办公所在地;各种创业者、各种文化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延伸和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找到所有的梦想。这就是上海的理想宜居模式。它将集中大城市资讯和资源的优势,也不丢弃传统民居文化,它不仅是国际的世界的,也是本土的我们的。

  问:这是否被确定为未来5年上海城市规划的主要准则?

  答:所有的新思想都有一个逐渐为人们接受和认同的过程。我们曾经对小村镇不屑一顾,但从今天世界城市发展潮流来看,村镇将是一个新天地,是创业的萌芽,未来一定远较老城蜗居更具前景。

  问:上海前些年已在推进郊区新城建设,总体来看并不成功,一些新建小区出现“空城现象”,问题出在哪里?

  答:最核心问题是人,有没有人来?我们不是为了造城而造城,规划一座新城如同设计一个产品,为谁而作,什么样的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政府应当坐下来冷静思考和分析,一个新城仅有道路、人工湖和房子远远不够,要把人放在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科学地规划设计。

  我曾经看了很多上海和全球的新城,综合而言,那些成功的,一定是真正为人居考虑的,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服务的。例如松江大学城,它的功能不仅是为了建城造房子卖楼盘,而是为教育服务。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这一群体的需要就是新城的核心竞争力。又如罗店那一带,它造城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为大量新上海人、成功的移民服务。但是,美兰湖成功了,不意味着我们还需要造第二个美兰湖,重要的是创造,而非简单模仿。

  下一步,我们为谁而创造?我想建议那些正在建设中的小城,不妨为每年总量很大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定制服务,围绕他们的需求来创造一个宜居之城,或者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打造一个符合老人生活起居需求的宜居之地。

  问:世博会时我们领略了很多现代化城市的环保低碳生态技术,它们何时可以运用到生活中?

  答:我们将在崇明打造一个完全节能、生态、低碳、智慧和信息化的宜居岛。这个岛屿将能够实现环境和城市管理的自我预警、自我监测和自我调节,岛上生活的居民以后可以用最少的电来获得全部生活支持。预计半年到9个月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的硅谷岛方案,一个集中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大量人才的创意研发小岛蓝图,而目前正处于智能规划阶段。

  陈丹燕:宜居的幸福感能骑车和晒太阳

  标签:女作家,发表众多关于老城区、弄堂、欧洲旅行的作品

  欧洲的城市是为了居住而建的,上海更功利实用主义,大城市大多不宜居,而我喜欢更为人性的、本来就是为了人们能停下来安顿而建设的城市。

  问:多年游历于各地,哪个地方是你认为最宜居的?

  答:也没有一个什么地方是非常宜居的,而别的地方就不宜居。相比而言,那些沿海小村子、小镇子一定要比大城市住得更舒服。小地方不会喧哗,生活相对简单,气候更为舒适,生活节奏比较慢。我印象中的意大利沿海小镇五渔村、日本石川能登等,就是那些有历史积淀的小城,就会让人比较舒服。

  问:都说上海不宜居,你怎么看?

  答:大都市都是不宜居的,不仅仅上海。但人们大多集中在大都市,就有更多机会产生,更多故事发生。比起小城市,大都市生活更方便。在欧洲,小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

  问:你有段时间经常往来于欧洲和上海,“德法奥处处可见上海的影子”,怎么理解这个影子?

  答:这主要关乎建筑的式样,其实上海老城区有很多欧洲老建筑的影子,像巴黎的小街巷。但不能把上海这些欧洲城市比拟,欧洲这样的城市就是为了居住而建的,上海更功利实用主义,建城目的就是贸易通商。我当然喜欢更为人性的、本来就是为了人们能停下来安顿下来而建设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已经在那里了,你要它怎么样,它也不会怎么样。

  问:为什么你每在上海居留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去欧洲旅行一阵子?是想逃离吗?

  答:一个作家留在上海一定有好处,因为这里有故事,每天有刺激的事发生,人的创造力不会受到限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受刺激状态。可创造力也是会受限制的。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短时间的嘈杂让你产生灵感,久了就会压抑,产生钝感。

  问:你经常在写作中提及骑着自行车在城里慢慢逛,这是你心中理想的城市生活状态之一吗?

  答:从我个人来说,马路尺度不太宽的话会更适合人行走,不会感觉太压抑,从比例上看也比较舒服。在小城市里生活,骑车是最好的速度,它便于你迁移,又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对城市进行深入细致观察。这一点上,我想没有普通人和精英的区别,是人就应该都会喜欢舒服。很宽的马路对人是一种威胁,这是都市的通病。

  问: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这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有序安详实用。这样的生活距离我们这代人越来越远。你觉得是城市环境和生活秩序改变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

  答:这是秩序改变造成的。小城市可以保留,大城市保留不了。过去的社会整体步伐比较慢,而如今是个嚣张扩张的时代,要保留这些已经不可能了。我曾看过一个著名的新建小镇,还在那里住了一晚,说真的没什么感觉,就像车墩。房子造的比较好看,但不像给人住的。那天晚上我在小镇街上溜达,看见那些房子里有灯光,可是没有人影。没有办法想象现在迁移到城郊能过上宜居的生活,郊区生活必然会很乏味很糟糕。我曾经在纽约近郊居住过,那是没有真正地域文化的生活,只有一个教堂一个火车站,最多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人不是仅仅这些需要就可以满足的,我们一定还需要很深的文化附加量。如果我想看一场戏,在路上却要花2个小时,那是一定会被憋死的。

  问:宜居和一个人的幸福感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我个人认为宜居的幸福感就是能骑车和晒太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归宿感。一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它依然存在,而且一直让人那么舒服,这也是一种宜居的幸福。可是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曾经成长的地方已经荡然无存了,为城市发展付出了代价,所以人难免要失落,这是一整代人为城市发展付出的心灵代价。

  问:归纳一下这座城市的气质,你觉得它像什么?

  答:上海的气质,就是战场的气质。

  我不觉得它有多浪漫,这里有商业有机会,来的人绝不是为了看风景找浪漫的,而是因为有机会。这种状况是不会改变的。看看曼哈顿公园里那些跑步的人,多数人是为了练好身体然后上战场的,其中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寻求锻炼的享受感呢。李蓓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