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深圳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黑龙江
  频 道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福建 港澳台 安徽
编辑部留言、投稿邮箱: Email:jdgz315bjb@163.com
新闻网页图片视频
 

让科普惠及更多人

时间:2023年10月19日信息来源:光明网收藏此文 【字体:

作者:刘子亮、孙天垚(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基于新时代特征对科学普及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题中应有之义。科学普及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意义重大,深刻领悟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核心要义,坚持“科普为民”“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理念,新时代科普工作舞台更加广阔,责任也更加重大。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人民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推动创新发展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同时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充分释放科普工作者的能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到,围绕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需要科学素质建设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提高公众终身学习能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家园,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科普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科普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接续出台的科普政策文件都对科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出强调和阐释,为新时代科普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科普“润物细无声”夯实科技创新人才根基的作用,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科学、理解科学、学习科学、爱上科学。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93%,比2010年提高了9.66个百分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科普服务意识。科普是推动人类思维、观念创新变革,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普工作者应主动提升科普素养,牢固树立科普服务人民意识,加强自身科普能力建设,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投身科普事业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普实践,突出科普工作有效性和实用性,将深奥的、抽象的科学知识浅显化、具象化,用生动的、有趣的表达方式呈现,实现科技创新向科学普及有效转化。科普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协作推进,形成社会和科学的有效互动,促进全社会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科普成果共创共享,让科普的益处惠及更多人。
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重要原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着力稳固科普工作的群众基础,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构建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科普工作局面。广大科普工作者应主动作为、着力创新、积极应变,充分发挥科普智库功能,积极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出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9日 10版)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