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風土人情

时间:2014年06月22日信息来源:互联网 收藏此文 【字体:

黎族紋身習俗
  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
  黎家人紋身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制,因為他們把紋身看成民族的標志。如果生時不紋身繡面紋上本家或本支係的特定標志,死後則祖先因子孫繁多,難以遍觀盡袒。倘若“祖宗不認其為子孫,則永為野鬼”。再則,在上古時代,種族之間常發生互相殘殺的悲劇,把俘虜婦女作為戰利品。由於種種原因,婦女將成年時,務必進行紋身,易於辨識,亦藉免為俘虜。所以,“黎家男女周歲即紋其身”。
  紋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連施術年齡亦有所規定。各族按祖傳之圖案進行紋身,絕不能假借紊亂。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谷粒紋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成圖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一。黎族紋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女子只要長大到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時,都毫不例外,必須按照祖先遺留下來的特殊標志接受紋身。倘若違背或由於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紋身,不幸與世長辭,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遺留下的特殊標志在紋身的位置,畫上圖案,才能將屍體置於棺樞之中。不然,就沒有資格埋葬在黎族集體的墓地之中。
  不同支係的黎族有不同的紋法。現在的黎族年輕女子已經不再紋身,留紋身的祗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有專家呼吁盡快對黎族紋身這一人類文化遺產進行搶救保護。據了解,黎族紋身去年九月被列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黎族的“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鬱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苗族的鬥牛活動

海南苗族的鬥牛活動是在鑼鼓喧天的氣氛中進行的。比賽那天,各個苗家寨子精心挑選最好的牛參加比賽。鬥牛場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穿上最考究的服裝前往觀看。場中央的欄桿中有幾十頭群眾自家養的公牛,頭頭體壯膘肥。在開始鬥架之前,牛的主人要請牛喝糯米酒,使公牛更兇狠。
  開始鬥牛時,把兩頭牛的牛眼用樹葉掩蓋,牽到場地中後再揭開,兩牛照面後怒目相視。主持鬥牛的人一聲令下,牛離開了主人,開始互相進攻,對撞牛角,進行決鬥。周圍的人熱烈吶喊助威,調皮鑼打鼓。經過激烈的角逐,鬥上幾個回合就可見分曉,敗者或許敗下陣來,或許當場死去,也有兩敗俱傷的。最後剩下優勝者。獲勝的公牛身披紅綢,角裝銀飾,昂首挺立、活像一位真正的英雄,張開大嘴,吼叫了幾聲。人們這時將三尺六寸的紅綢布挂在牛犄角上,以示獎勵。緊接著繞場一周,在鞭炮聲中回寨。還擺慶功酒,喜慶鬥牛勝利,獎勵養牛有功的人。
  海南苗族鬥牛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還是養牛技術的比賽,從而可促進養牛活動。

苗家姐妹節
每逢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是居住在五指山市和保亭縣交界處的陡水河畔苗家村寨姑娘們歡度傳統節日──姐妹節的日子。
  在這些日子裏,按照海南苗家的傳統習俗,要吃姐妹飯。姐妹飯是姑娘們上山採摘野生植物的花和葉,用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熟而成的,吃罷姐妹飯,姑娘與小夥子們身著節日盛裝和民族服裝,歡天喜地來到陡水河畔, 參加娛樂與體育活動:遊方唱山歌、吹蘆笙、沙灘踩鼓、鳴鑼擊鼓、跳蘆笙舞、劃船、鬥牛等。

  相傳,關於姐妹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陡水河畔居住著不少美麗迷人、聰明伶俐的姑娘,她們勤勞、智慧,用雙手創造物質財富,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這裏山高路遙,與外地隔絕,雞犬之聲相聞不相往來。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少姑娘年紀大了,依然找不到終身伴侶。
  後來,想出一個美好的法子,正值山青草綠的三月,讓姑娘們每人拿出一些米來,邀請外地姑娘和年輕小夥子們前來聚餐。在聚餐的同時,進行有聲有色的活動:有的歌舞、有的賽馬、有踩鼓、有的鬥牛。天長日久,本地的姑娘們與小夥子們慢慢地建立起了深情厚誼,逐漸結成了終身伴侶。
  就這樣,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便成為苗家村寨姑娘與小夥子們共同歡度的美好節日──姐妹節。

鼻 簫
  鼻簫是海南黎族喜愛的古老樂器之一,是用五指區特產的白竹制用而成。簫管約60厘米長,兩端各有一小圓孔,距兩端約10厘米處也各有一小圓孔,共有4個小孔,可以奏出7個音節,為適應鼻孔運氣吹奏,簫身很細,直徑只1厘米左右。鼻簫音質很好,曲調優美,別具一格。關於鼻很簫的產生,還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愛了。臨結婚之前,這位姑娘到檳榔園採檳榔,被峒主發現,被抓起來,峒主硬迫著姑娘嫁給他。姑娘不允,便被關起來。小夥子找了十天十夜,終於發現姑娘被關在密林中的一個小洞裏。兩人無法相見,小夥子只好唱歌傳情。峒主知道後,又把小夥子抓起來,割掉舌頭,發配到一個荒遠的山林裏,過了一個月,小夥子又在山洞邊出現。他砍了一節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戀之情。姑娘心領意會,感動不已。
  後來,小夥子被峒主抓去處死。死前托人將鼻簫轉交給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夥子墳前,悲痛欲絕,把小夥子生前吹奏過的鼻簫曲吹奏了一遍。然且,姑娘懷揣鼻簫,長眠在小夥子墓前。以後,鼻簫便一代又一代傳下來。

黎 舞

  跳柴舞
  黎族地區,山高林密,相傳先民們建茅屋時,竹竿不斷從屋頂滑下,人們為避免打腳碰頭刺臉,便不斷地跳躍。這情形頗具趣味,逐漸形成了“跳柴”。“跳柴”,黎語稱“轉涉”。人們在曬谷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地擺開兩條小腿般粗的四方木(木桁條)或圓木,其上橫架上若幹手腕般粗的圓木條,打柴者相對地雙手各執著一根圓木條的尾端,按一致的節拍將圓木條與四方木,圓木條與圓木條相互叩擊,這叫“打柴”。在有規律、有節奏的叩擊聲裏,跳柴者在圓木條分合的瞬間空隙中,不但要敏捷地進進退退,還要自然地做各種花樣的舞蹈動作和表演,這就叫“跳柴”。

  錢鈴雙刀舞
  黎族男子很崇尚武藝。錢鈴棍有兩尺長,兩端各係著一串銅錢。有錢鈴棍意喻扁擔,錢鈴則意喻山蘭豐收(一種旱稻)的說法。舞時,身裝傳統服飾,一大漢手執八寸雙刀,與另一手持錢鈴棍者對鬥。那閃亮的雙刀四面勇猛地向持錢鈴棍者佯刺,跳這舞時,往往在一個特制的大簸箕裏進行,需要要刺者有血戰到底的武士氣概,而擋者則需有臨危不懼的大將風度。

  舂米舞
  與粗獷剽悍的男子形成鮮明對比的黎族女子,勤勞、溫順、柔韌。舂米舞正反映了這個特點。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者也就是舞者。以四人舂米為例:相對站立舂米的兩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動作;另一對是以雙足平立、腿膝時曲時直地舂米的動作。當其中的一對往木臼裏舂米時,另一對便舉起舂桿撞擊臼邊;有的則用舂桿往木臼內舂一兩下,提舂桿時,在臼邊撞擊一下或數下;有的卻在臼餐撞擊。總之,要同時響起兩種不同聲音卻同一節奏的音律,使舂米聲和撞擊木臼聲,形成和諧有趣的"??-啪!? ?? 九荊?? ?聲。有這種節奏感極強的"音樂"伴奏,哪怕是舂上三四個鐘點,也不覺得疲倦。這種歡快而挺拔的舂米動作,自然呈現出了健美的舞蹈姿態。

黎族紡織工藝
  黎族的工藝美術,最突出的是表現在紡織工藝上,海南黎族婦女精於紡織,對於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紡織尤其獨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婦女就會紡織布,織出彩色床單幕布。“崖州被”曾遠銷中原。
  宋代詩人艾可叔的《木棉詩》中,曾描繪了黎族婦女紡織的生動情景:“車轉輕雷秋紡雪,弓變半月夜彈雲;夜裘卒歲吟翁暖,機杼終年織婦勤。”黎族的紡、織、染、繡四項工藝都富有自己的特色,婦女們用簡單的工具(踞織機)織出有精美圖案花紋的黎綿、黎幕、黎單、桶裙、花布、頭巾等用品,其圖案的特點是運用直線、平行線、三角形、方形、圓形等,構成富有裝飾價值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百多種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和人物的圖案花紋。主要圖案有“漁獵農耕圖”、“紀祀圖”、“豐收圖”、“婚禮圖”等。彩色一般用紅、黃、黑、白、綠、青等幾種,配色調和,精致新穎。
  “頡染”是黎族特有的一種染色法,先在經線上扎成花紋,然後染色再織成桶布。刺繡工藝以雙面繡最為出色,一般用於婦女服飾上,圖案多是信手繡出,不用摹描。有些織繡品上嵌綴金絲銀箔、雲母片、羽毛、貝殼、穿珠、銅錢等,更顯得鮮艷奪目,華麗雅致。有些採用變形誇張的線條繡出富有黎家鄉土氣息的精致黎錦、黎幕、黎單、桶裙、頭巾、花帶等雅致獨特,絢麗多彩,十分惹人喜愛,成為海南獨具特色的旅遊工藝品,暢銷國內外,享有盛名,深受中外賓客的青睞。

黎族歌謠
  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愛唱歌。黎族歌謠分為民歌和民謠兩種。民謠是用黎語和韻調吟唱的,多為傳統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個音節一句,但每首沒有固定的句數,小調之類大體以四句為一首的較多。
  黎族民謠多是獨唱、對唱,用黎特有的民樂伴奏,往往和音樂、舞蹈連在一起,歌譜曲,曲載歌,三者一體,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古風。
  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韻調唱的,它是隨著黎族社會的發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來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為一首,稱為“四句歌仔”。較長的敘事詩即四句一節,多節續唱下去。除了獨唱、對唱之外,還有齊雖、輪唱、合唱,並有樂器伴奏。黎族歌謠關於採用賦、比、興的手法,想象豐富,比喻貼切,語言形象,結構嚴謹,意境深遠,生動活潑。情歌在黎族民歌中為數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謠,主要在喜慶的日子裏,如建新房、舉行婚禮、節日戲會、訪親會友等場合,一般是男女對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這個黎族傳統佳節,青年男女聚會在山間坡野,以歌為媒,交流感情,吐傾愛意,尋找情侶。平時在生產勞動中,也因興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懷。在一些家族性的慶典上,德高望重的長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羅萬象的經典黎歌,這種吟唱通霄達旦。
  在革命戰爭時期,黎族歌謠又有新的發展。如《五指山上五條河》,堅定樂觀的情緒,欣喜深情的唱詞,表達了黎族人民堅強的革命信念,聽後使人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黎族歌謠,以其內容豐富的歌詞配以形式多樣的曲調,有優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樸、樂觀、耿直和剛毅的性格。

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省黎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愛情節,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黎族地區過三月三,目的是祭拜黎族的祖先,並祈祝農作、狩獵豐收。
  節日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帶著粽子和糕點,從四面八方來到五指山一帶。白天,小夥子們打魚,姑娘們煮飯烤魚,然後將祭品放到有天妃和觀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時,青年男子背槍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獵物,把獵物獻給心愛的姑娘。
  當夜晚來臨,河岸邊燃起熊熊篝火,姑娘們身著艷麗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鐲頭,小夥子腰扎紅巾、手執花傘,開始歡慶活動。人們對歌、摔跤、拔河、射擊、有的還蕩秋千。在節奏明快的樂曲聲中,黎族青年們翩翩起舞,跳起了打柴舞,打獵舞。歌聲此起彼伏,通宵達旦,男女青年各坐一邊,互相傾訴愛慕之情,如果雙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贈送信物。姑娘們將親手編織的七彩腰帶係在小夥子腰間,小夥子則把耳鈴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發釵插在阿妹的發髻上,相約來年的三月三再相會。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