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深圳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黑龙江
  频 道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福建 港澳台 安徽
编辑部留言、投稿邮箱: Email:jdgz315bjb@163.com
新闻网页图片视频
 

吉林辽源居住变迁 从“蜗居陋巷”到“花园小区”

时间:2013年11月24日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收藏此文 【字体: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11月22日讯(记者 李远 郦圆 王冰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房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是家、是幸福、是安宁、是避风的港湾……

  住房是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各地政府都把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每个家庭也都把购置住房当做一件大事,甚至倾终生积蓄购买住房。所以一个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好坏,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一个家庭住房好歹,也就成了这个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示。

  居住变迁 让幸福的辽源人心花怒放

  30年来,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吉林省辽源人的住房条件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

  “往日的家,几代人蜗居在10多平方米的斗室,对面屋、对面炕、几家人共用一个窄小的厨房……”今年44岁的于先生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说起自己童年的经历,他的说法是:“那生活,和现在没法比!”

  如今,“蜗居陋巷”变成了“花园小区”。10几平方米变成了100多平方米,厨、卫格局分明,小区环境优雅,物业服务完善。回首30年,房子的故事在人们眼前一点一滴地慢慢呈现……

  “1983年以前,城区最高的居民楼不超过6层,且自家采暖、不供热。99%的居民住平房,买煤、掏炕、抹墙是入冬前每家每户必做的工作之一,”于先生回忆说。

  辽源市自1985年10月集中供热首期工程内外网完工开始供热后,1987年获准立项二期供热工程。1992年10月,二期供热工程内网完成,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这一数字对于整个城区来说,太过微不足道,即便是加上企业自己的福利供热,也还是为数不多。

  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 极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进入21世纪,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始,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等项目的开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小区相继建成……

  自2003年开始,辽源市开始对采煤沉陷区进行治理。2006年,辽源市积极开展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工程。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辽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拆迁超过8.8万户,拆除房屋395.7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住宅680万平方米,已回迁安置居民6.7万户,累计完成投资83.6亿元。一批批环境幽雅、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相继建成,破旧房屋变成了花园小区。

  2011年,辽源市开始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到2012年底,累计改造面积325.5万平方米、834栋楼房、68个小区、受益居民约4.8万户。结合“暖房子”改造工程的实施,辽源市提出了“3年完成小区综合整治”的目标,实施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自2011年以来,共对115个住宅小区、1616栋楼房进行了集中改造,累计投入改造资金5645万元,极大改善了居民小区环境。

  随着矿山塌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及暖房子工程的推进,辽源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显著扩大,居住设施配套齐全,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平房变楼房。人们通过自筹、贷款等方式购买住房,拥有配套齐全的单元房,产权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私有住房比重迅速扩大。二是住宅面积大幅增加。近年来,辽源不断加大城镇居民住宅建设投资,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居住面积呈现逐年不断扩大的趋势。三是住房配套设施完善。有关部门大力发展住宅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水、电、气、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四是住房装饰迅速升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家更注重舒适化、温馨化、个性化,住房装饰成为基本需求。

  如今的辽源人房子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高档,居室环境越来越现代化。辽源人的居住实现了质的跨越……

  2013年8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新动力”栏目头条播报了辽源市化解资金难题、突破棚改阻碍的典型做法。这是辽源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第3次登上央视荧屏。

  30年,辽源城乡居民家居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辽源人结束了平房时代,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

  回顾30年的居住变迁,让幸福的辽源人心花怒放……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