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深圳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黑龙江
  频 道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福建 港澳台 安徽
编辑部留言、投稿邮箱: Email:jdgz315bjb@163.com
新闻网页图片视频
 

徙置大厦美荷楼“活化”成青年旅馆,166位老居民为游客口述历史

时间:2013年11月24日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收藏此文 【字体:

第叁佰伍拾陆期

美荷楼青年旅舍

作为国际旅游都市,香港每年吸引超过600万游客,但不少游客也都为在港的住宿而囊中羞涩,替自己的荷包“捏把冷汗”,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无论房价还是酒店旅舍的住宿费用都相当不菲,市区内三星级以上酒店动辄就过千港元且空间狭小,而类似尖沙咀重庆大厦一类的旅馆,虽然价格较为便宜,却鱼龙混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10月21日,在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主持下,位于深水埗区的“活化历史建筑”香港美荷楼青年旅舍及“美荷楼生活馆”正式开幕,并于2 4日开始试营业,让这个香港市区内的第一间青年旅舍不单性价比超乎公众的预计,加之浓郁的历史氛围及设施环境,一夜之间成为众多港人以及游客关注的焦点。

美荷楼青旅满月,预订及入住人数不断上升

美荷楼在香港属于“二级历史建筑”,始建于1953年,是香港的第一代公屋(公营房屋的简称)。200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以及古物咨询委员会推出共有7幢历史建筑的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当中包括1954年落成的美荷楼,旨在加强文物保育的工作及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希望通过活化计划将美荷楼改作青年旅舍,使得香港的第一代公屋美荷楼成为了第一间开在香港市区内的青年旅舍。

而香港青年旅舍协会凭借丰富的青年旅舍营运经验、扎根深水埗和石硖尾建立的紧密小区关系及与国际青年旅舍联会的联系,加上具备把旧建筑改建成青年旅舍的优势,最终在1 7个申请团体中脱颖而出,获选为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伙伴机构,负责保育及发展美荷楼,塑造成融会小区特色的文化地标。

眼看周日就是美荷楼青年旅舍的满月日了,这一个月来它的营运情况如何呢?香港青年协会发言人巫凯宜近日向南都记者透露,Y H A美荷楼青年旅舍从上月试业至今,已吸引不少香港本地及海外旅客,旅客预订及入住率均达预期目标,而预订及入住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巫凯宜表示,入住旅客包括外国的背包客、内地旅客及香港本地居民。

至于旅客入住的人数比例方面,巫凯宜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入住的本地居民有不少是当年的旧居民和老街坊。由于外国旅客计划旅游时,一般会提早2-3个月预订,旅舍试业至今不足一个月,因此外国旅客比率暂时会较低,不及香港本地居民数目。

但香港青年旅舍协会仍看好旅舍的发展前景,协会表示,由于Y H A美荷楼青年旅舍是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第一所城市旅舍,同时也是港府活化的历史建筑,拥有独特文化元素,设有呈现香港徙置区历史的美荷楼生活馆,加上位处市区,设施完备,因此,深信旅舍将广受旅客欢迎。

4年改造,破旧拥挤的美荷楼摇身一变成颜色鲜艳的橙色旅舍

香港的公营房屋计划“诞生”于1953年的圣诞夜,当年香港石硖尾寮屋区被大火吞噬,近53000名居民一夜之间顿失家园。为解决迫切的住屋需求,香港政府兴建8幢六层高的徙置大厦,跨越半世纪的公营房屋计划从此展开。今年也刚好是香港公营房屋发展60周年。

2008年因工作关系曾亲自到访过美荷楼的深圳居民石小姐告诉南都记者:“实在太小了!”石小姐说,破旧拥挤,似乎成了当时她看到美荷楼的所有感受。作为内地人,她完全没法想象一家四口如何可以挤在10平方米左右、厕所浴室都要排队公用的居住环境中一住就是几十年。

但经过了4年的时间,港府和香港青年绿色协会的活化计划却让美荷楼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颜色鲜艳的橙色旅舍,活化后别具特色的“Y H A美荷楼青年旅舍”,已然成为了香港深水埗区内独一无二的文化新地标。香港青年旅舍协会总干事曾凯琪曾在受访时指出,新旅舍保留了不少昔日设施,例如外墙的“41”及“美荷楼”字样,而走廊旧铁栏和栏杆也只做修葺及刷上新油漆,力保原有特色。

石小姐表示,正因为没法想象当年老居民的生活,因此自己对于活化后可以租住的兴趣很大,“很想体验下这不一样的居住环境,也顺便了解下老香港当年的故事”。

非传统商业营运的酒店,理念及营运模式均不同

“300元港币(含早餐)一个床位,680元港币一个双人房(含早餐),在香港并不算贵的酒店住宿标准。”在香港生活10多年的内地人叶先生说,“加之这里不单像普通的主题酒店,还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你参观、老居民为你讲述老香港的故事,我觉得绝对物超所值。”

对于消费者来说,美荷楼租住的性价比成为一大惊喜和亮点,但在寸土寸金、地价房价都在全球堪称一哥的香港市区,旅舍又是如何维持营运的呢?

香港青年旅舍协会发言人巫凯宜向南都记者透露,Y H A美荷楼青年旅舍并非传统商业营运的酒店,无论理念及营运模式均不一样,亦无酒店等级。整项建筑费由香港政府资助,耗费2 .2亿港元,与此同时协会也为此项目付出不少人力物力,发言人强调,此计划并非如某些港媒传言是协会与旅发局合作项目,而是协会独立营运。

发言人表示,旅舍的价格是参考同区酒店及同类青年旅舍房价来定价,“旅舍位于香港市中心,交通方便,加上设施齐备及多元化,包括富怀旧色彩的呼吸餐厅、呼吸士多、多用途室、交流室、康乐室、平台花园等,与外国及本港同类旅舍相比,我们旅舍的价钱是合理的”。

南都记者也查阅了部分国外同类青年旅舍的房价:澳大利亚悉尼海港青年旅舍的成人床位需370-390港元起,双人房则需1200港元起;英国牛津街青年旅舍,则分别需约347港元及990港元;美国的纽约曼克顿国际青年旅舍单人床位也需447港币以上,相比香港美荷楼的300港元及680港元来说都贵不少。

“作为与港府共同开发的项目,今后旅舍的收益将如何运用?”青年旅舍协会发言人回应称,会方会以非营利及自负盈亏方式营运美荷楼项目,而他们的目标是第二年收支平衡。发言人告诉南都记者,“美荷楼青年旅舍的利润只会用作该旅舍营运及发展用途,这也是港府的规定”,而协会也会非常谨慎地营运,确保旅舍可以持续有效地经营。

美荷楼看点

旧居民网络:166位老居民为你讲述港人自强奋发及守望相助的狮子山精神

据港府资料显示,美荷楼是香港目前现存唯一的H形的徙置大厦(香港政府当年在邻近山边兴建多层式大厦)。10月底的香港,还丝毫没有秋冬的凉意,当你在暖风习习的午后走进美荷楼一间不足30平方米(269平方呎)的房间里,你才会真切地体会到50-70年代香港旧居民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间房10个人挤在一起,一梯64户,一座楼可居住1900人,但如今已改头换面的美荷楼青年旅舍一共可提供129个房间,包括93个双人房、14个主题房等,面积由269平方呎至412平方呎不等,每晚租金由300港元一个床位至最贵的4人家庭房的1620港元不等。根据旅舍的负责人介绍,旅舍内公共设备齐全,设有多用途室、康乐室、平台花园、茶水间及行李储存柜等。

虽然活化后的美荷楼已然有了现代旅舍的设备和布置———空调、宽带或Wi-Fi网络、高清电视、网络电话、闹钟、电风筒、电水煲、开放式衣帽间,甚至在四人用的家庭房还配备了私人的浴室,但房间原有的构架及附设的历史文物馆(即美荷楼生活馆)都保留了香港旧风情。生活馆展示了多达1200件50-70年代香港旧居民的生活物品,生活馆的参观不但免费,还特意邀请旧居民参与活化计划,为美荷楼生活馆提供口述历史的讲解,多管齐下的活化配置让这里在现代化的设备中仍充满了浓浓旧香港气息,仿佛时光穿越回到了过去。

88岁的陈醒棠(棠叔),是60年代首批入住香港公屋的住客,一晃眼便住了50年,见证屋邨的不断蜕变,现在仍不时回味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愉快片段。

“这里的邻里关系,是我遇过最好的。有时候,有些老人家没有预备饭餐,或不能出门买菜,邻居便会代劳;当年生活环境不好,别说是电视机,冰箱亦不是家家户户拥有,有些邻居乐意借出冰箱,让街坊存放饭菜;街坊病倒了,我们会去探访;街坊去世,我们也会去送他们一程。”棠叔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棠叔的口袋里还装着一个数十年的小秘密———一个老旧的银色哨子。这哨子数十年来与他形影不离,是棠叔守护苏屋邨居民的记号。60年代邨中发生劫杀案,有居民被贼刺死,事件令居民十分恐慌。于是,棠叔与数十名身体健壮的街坊,自发成立互助委员会,每晚两人组成一队,带着简单的工具如哨子、竹棍等,分批“巡楼”,风雨不改。互助委员会订立了安全巡逻守则,包括遇见可疑人物时,不可以单独行动;查问陌生人时,要有礼貌,避免对访客造成不便;遇到罪案发生时,应吹哨子求助等。

每晚饭后的“巡楼”活动,成为棠叔和其他街坊生活的一部分,除了为保障邨民的安全出一分力外,大家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每晚大家巡更回来后,便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有些热心的邻居,特地准备泥鯭粥给我们品尝;有些上海人邻居,则送水饺给我们吃。”

悠悠数十年,昔日的美荷楼街坊今已各散东西,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盛载着共同回忆,为了让这些回忆不被时间冲淡,香港青年旅舍协会专门建立了由166位来自美荷楼、石峡尾邨及深水埗区旧居民,以及对本土文化有兴趣人士组成的“美荷楼旧居民网络”,旨在重新联系昔日共度寒暑的居民,保留他们的生活故事,重塑当年邻里互助和细腻人情的小区文化,也能借此凝聚对香港本土文化有兴趣的人士,通过导赏、研究、资料搜集及各项文化教育活动,一同保育和延续美荷楼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建筑及人文价值。

20世纪60年代香港石硖尾区小学的王校长还记得当年因生活贫困,“学生没钱交学费,学校又要准时上缴政府,很多时候学费都会由老师代交”。而50年代迁入美荷楼的徐女士也难忘“隔壁那家潮州人,门口经常有一煲粥,小时候肚饿便吃一口,他们从来不介意”的生活细节,这些老一辈香港人心中的点滴故事,均体现了狮子山下守望相助的香港精神。

生活馆:“臭气熏天,遍地黄金”的厕格,300多人公用的14间浴室

来到美荷楼,除了要听这些老街坊讲述港人港事,更让“港味四溢”便要数美荷楼的生活馆了。这满载第一代徙置区集体回忆的博物馆共分两层,最具特色的则要数两个分别为上世纪50及70年代的原间隔单位,前者面积仅约13平方米(120平方呎)的房间内,当时住着一整一家人,全栋楼仅有6个厕格、14间浴室,要跟300多人一起共享,“臭气熏天,遍地黄金”的情况在当年也时有见闻,见怪不怪。美荷楼生活馆工作小组顾问丁新豹博士说:“生活馆经很多人努力筹备而成,当中有大型家具是来自现已清拆的牛头角下村。”丁新豹说,他希望参观者体会昔日港人如何努力编织狮子山下的故事,据悉包括著名导演吴宇森,也亲述了他在徙置区居住时曾送米到七楼单位,夜晚在公用走廊睡在帆布床上观星,开始追寻他的“电影梦”。

而这些,恰好成为了美荷楼青年旅舍最大的特色之一。美荷楼青年旅舍发言人告诉南都记者:“这是香港最有人情味的活化项目,美荷楼旧居民网络的工作作为盛载第一代徙置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并承传当年香港人自强奋发及守望相助的狮子山精神,让美荷楼青年旅舍也成为香港最本土、最独特的旅舍代表,且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的。”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