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旅,重在“一举多赢”

时间:2021年02月16日信息来源:湖南文明网 收藏此文 【字体:

  据红网近日报道,沙洲村走上“红色文旅 绿色产业 古色瑶乡”发展模式,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内外各级党组织在此开展党性教育5935余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0人次,春节期间最高达到1万余人次。

  湖南红色资源非常丰富,革命历史遗迹众多。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特别是重要节日,韶山、沙洲村、通道转兵等红色旅游景区更是游客火爆。一些地方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方式,积极引入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将红色因子植入广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何让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地利用?需引起各地高度重视,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路径,让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要树立创新意识。红色旅游创新,关键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工作载体、方式、方法等,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中展现新作为;关键是发挥好景区、企业、大众、政府作用,以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催生新动能。大力推广政府、院校、企业联合和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景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让创新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沙洲村“三化”:化资源为财富、化农区为景区、化腐朽为神奇,就是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

  要树立全域意识。全域旅游理念一经提出,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符合时代需求、人民期盼、产业实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出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动红色旅游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是红色旅游优化升级的新方向,是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红色旅游全域发展,就是要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红色旅游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要树立融合意识。以开放的胸怀整合红色旅游景区周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等资源,推进融合发展。实施红色旅游战略,要选准“切入口”和“着力点”。围绕景区抓融合,因地制宜,整合景区周边资源,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拉长旅游消费链条,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既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了红色文化资源,也助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断深入,实则是一举多赢。从沙洲村的成功实践,我们应认识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才是“红色文旅”越走越宽阔的主观能动力。(文/刘空军)

 

 


(编辑:王霞)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