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三湘大地

时间:2021年02月16日信息来源:湖南文明网 收藏此文 【字体:

 近日,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湖南各地开展形式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家庭党校”“农村故事会”还是家门口的“农家书屋”,一个个“小平台”演绎着“大文明”,为人民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让文明之风劲吹三湘大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更需要精神文明,唯有实现精神文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才会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胜利在望。虽然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相对落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这个“短板”中的“短板”。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分布较广,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底蕴等不同,使得精神文明出现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城乡建设的不平衡、地区间的不平衡和地区内的不平衡三方面。和城市相比,农村缺少必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资金投入滞后、文化建设阵地小,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都是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前不久,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已经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胜利在望。但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多年来,湖南各地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村镇建设为载体,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推动农村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提升。

  湖湘儿女多奇志,勇立潮头敢为先。湖南各地通过举办各类接地气、树新风、聚力量、惠民生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也让文明走进寻常百姓家。一大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在全省各地树立起来,唱响时代主旋律,成为引领文明风尚的标杆。未来,湖湘儿女将继续以向上之姿、奋发之姿、创新之姿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让精神文明的种子在湖南落地生根,让精神文明之花常开不败。(文/樊蓉)

(编辑:王霞)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