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品产业化”就“色变”的观点 该改改了

时间:2020年10月09日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 收藏此文 【字体:

 每年9月的第三个公休日是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今年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全国科普日刚刚过去,我们就在小长假中迎来了金秋十月。

  “科普”“科技”,这两个词汇相遇金秋,让我有了些许感慨:“科普”是“科学普及”,首先要讲科学,不能听凭个人喜恶,更不能主观臆断。

  记得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健康论坛,一位自我介绍是“80后”的女士发表了演讲,演讲主旨是呼吁“食品加工回归真实回归自然”。在讲到食品产业化时,她举例说,一个13岁的男孩因痴迷可乐,最终喝出了糖尿病。在讲到现代化生产时,她痛心地说:“再也吃不到小时候的西红柿了!”她愤懑地诘问:“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吗?”

  这位女士的讲述很真诚,但科普是社会教育,在自媒体发达、信息满天飞的今天,只有拨云去翳、厘清真相,科普才能真正科学普及。

  13岁男孩的案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8岁男孩。

  一位专家在节目中号召人们多选有机食品,以避免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列举了食品添加剂的诸般不是之后,这位专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8岁的男孩,记忆力突然下降,妈妈带他去医院,结果检查发现,孩子脑细胞的衰老程度已经达到了68岁。医生一问才知道,由于男孩家里经济条件好,家人对这个宝贝都特别疼爱,所以男孩多少年来就没喝过水,都是喝饮料。专家愤恨地说:“你想想,那饮料中有多少食品添加剂呀!”

  这种评价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

  事实上,“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国际食品添加剂联盟的一位权威人士的话,因为“动物有什么吃什么,而人类的食品是经过加工的,这加工的过程就是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过程!”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加工业,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产业,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匮乏、单调和索然。迄今为止,在我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没有一件是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开口吃东西,就几乎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都会变得难看、难吃、难以保存。

  而节目中那位“专家”却把饮食不科学造成的恶果嫁祸给了食品添加剂,实在是板子打错了地方。

  由此推之,13岁男孩的悲催与8岁男孩的悲剧并无二致。而“80后”女士对科技发出的拷问与节目中那位“专家”对食品添加剂的鞭笞亦无二致。

  应该说,这位“80后”女士记忆中的生活要远远好于比她年长的70后、60后的人们。她或许根本没赶上吃陈化米,所以她可能理解不了为什么那时的人们连发霉的粮食也舍不得扔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头脑中还不及有今天的“食品安全”的概念,因为为了填饱肚子,是不太顾得上安全的。有很多人认为那时候农村的蔬菜都是“绿色的、天然的”——当然会有这样的蔬菜,因为那时候没有现今的环境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但那时为了保产,都使用高毒农药,如今这些高毒农药都不用了,很多90后、00后甚至不知道敌敌畏、六六六粉是什么。

  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就说西红柿吧。现在的西红柿确实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农药、化肥等“科技”手段的摧残。事实上,西红柿味道的缺失,是由于人们在现代育种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商品品质,从而导致了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的位点丢失,造成了13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在现代西红柿品种中的显著降低,最终致使西红柿口味下降。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中美科学家历时4年协同攻关共同发现的科技成果。其实,您自己也可以验证一下。在自家阳台的花盆里种一株西红柿,您会觉得味道好很多。因为植物的味道不仅来自品种,也来自植物本身空间与时间上同环境的关系。

  科技帮我们找到了西红柿味道变差的原因,也就为人类按图索骥培育美味西红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难道,这不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吗?!

  我们不能把不科学的消费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身心伤害归咎于科技,归咎于现代食品加工的产业化。

  不是科技错了,是我们人做错了!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但人可以,也应该学会选择生活!这才是科普应该厘清的事物本质,这才是受众应从科普宣传中得到的认知,唯有科学地科普才能做到如此。(段梅红)

(编辑:高峰)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