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里的“洋志愿者”:我们也是“桑海宁”

时间:2020年03月17日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收藏此文 【字体:

上海社区里的“洋志愿者”:我们也是“桑海宁”
安吉拉为居民测体
上海社区里的“洋志愿者”:我们也是“桑海宁”
白马克(右)提醒丹麦居民带好出入证
  3月11日9时不到,家住古北国际花园的意大利居民安吉拉·布鲁西诺就来到小区门口,穿上保安递来的“平安志愿者”马甲,开始学习测温枪的使用方法。这是安吉拉担任小区门岗志愿者的第一天。此前,她还为居民区翻译过意大利语版本的防疫宣传。
  就在她“新上岗”前一天,意大利刚宣布在全国范围实行封城禁令。一同执勤的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书记秦怡雯关心起意大利的情况,安吉拉用英文回答道:“我的意大利朋友很想知道上海应对疫情的做法,他们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的确有些担心。”
  在上海,外国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远不止担当“翻译官”或“体温测量员”。他们会教正在居家隔离的同胞使用外卖APP;他们同物业管理员“称兄道弟”;他们会担心自己国家的疫情,但迎来的是上海“阿姨爷叔”们鼓励的一句,“我们都要加油!”当居委干部试探性地问起“愿不愿意为社区出份力”时,他们会说,“不要把我们当‘老外’,我们就是这里的居民。”
  同中国老百姓一起最先经历疫情的在沪外籍居民们,眼下正从中国邻居那里感受到力量和关怀。上海社区干部们通过耐心细致工作带动的这些热心肠的“洋帮手”,也为这座城市抗击疫情增添了一股温暖的力量。

  远程教学
  助隔离中的韩国同胞点外卖
  原先仅5人的“韩国居民群”增加到7、8人,有4户韩国居民。已是“上海通”的韩锡睿成为“总联络人”,帮助不会中文的邻居点外卖、网购。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复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曹越杰知道,自己服务的东方巴黎小区有一位热心肠的“韩国老板”。他在胶州路上开一家韩国料理店,平时在小区里走进走出,都会礼貌地跟物业和居委干部打招呼,用标准的中文道一声“辛苦了”。曹越杰一直很想把对方吸收进“社区能人”队伍,但直到疫情发生前,双方也不算特别熟络。
  转折发生在今年2月底,小区里两户刚回上海的韩国居民需要居家隔离,英文不太流利的曹越杰发现,这一回需要沟通的还是一门小语种。复中居民区有400多位境外居民,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次,曹越杰迫切感受到了挑战。一开始,沟通难度还不大,其中一户韩国居民会英文,曹越杰就对着语音翻译软件说中文,再转换成英文播放给对方。才过了2天,她又发现了新问题。
  “这家人家既没有快递也没有外卖,他们吃什么呢?”顾不上让居民觉得自己啰唆,曹越杰再次致电这户韩国家庭。一问才知,女主人是位全职太太,一家人来到中国2年,平时吃穿用度都出门采买,不会使用快递,也不会点外卖。平时问题不大,到了居家隔离的特殊时期,不掌握点外卖、收快递这些“中国特色技能”,生活一定会遇到困难。
  可是,双方语言不通,使用外卖App又是“技术活”。曹越杰越发感到,必须要找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就是“韩国老板”韩锡睿。“小韩,有一户你的韩国同胞正在居家观察,但是他们不会用外卖软件,你教教他们可以吗?”“没问题。”韩锡睿在上海生活十多年,小时候曾在上海中学国际部读书,能说一口流利中文。当曹越杰把韩锡睿和那位韩国先生拉进同一个对话群,热心的韩锡睿立刻开始自我介绍,并且很细心地注意切换语言频道,与韩国邻居沟通使用韩语,与曹越杰沟通就用中文。
  让曹越杰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群里又多了2个人,分别是韩锡睿的太太和那户居家隔离家庭的韩国太太。“太太们掌握家里的大权,买什么还是要听她们的。”讲到这里,韩锡睿不忘幽默一把。韩国居民们都是“自来熟”,虽然看不懂韩语,但曹越杰看到每天一张张外卖平台的截图发到群里,她就知道,韩国居民们的“新技能搞定了”。
  但是好像还缺了点啥。“小韩,周边有什么外卖你们觉得不错的,我把商户店主们也拉进群,多关照一下隔离的居民。”于是,韩锡睿又担当了一回“侦查员”,了解大家评价比较高的店铺。很快,原先只有5个人的“韩国居民群”,增加到7、8人,有4户韩国居民。已经是“上海通”的韩锡睿就成为“总联络人”,帮助不会中文的邻居点外卖、网购生活用品,然后第一时间通知曹越杰,麻烦居委干部帮忙送上门。
  看到韩锡睿的热情劲,曹越杰也被感染了。现在,“老外群”又扩大到日本、意大利等所有重点地区回沪、需要居家隔离的外籍居民。群里还有复兴中路上外国食品超市的店主、蛋糕店的店长、咖啡的负责人……“我现在不重点关注这个群了,让‘老外’们自己去沟通,很多人都跟小韩一样,互相帮助的劲头很足。”
  韩锡睿则说,自己之所以爽快答应曹越杰提出的帮忙需求,更像是一次“投桃报李”。今年2月,韩锡睿回过一次首尔,然而回沪时恰逢韩国疫情加重,他需要进行14天隔离。“本来以为自己进不了小区、回不了家,但是刚到小区门口,曹书记和保安就等着我,帮我搬行李、测体温、做登记,告诉我隔离要遵守的事项,每天都有人发消息、打电话关心我,我觉得自己是被欢迎的。”这份温暖的记忆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也唤起了他年少时在上海的美好时光。“当曹书记问我,能不能让韩国居民互相帮忙时,我觉得太好了,自己终于也能出一份力了。”
志愿测温
  用“Conquer”为中意抗疫加油
  如果疫情没有发生,她每天早上会按部就班送孩子们上学,然后去徐家汇的交大校园上中文课。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现在也暂时成了期待。
  在古北国际花园小区门口见到安吉拉(Angela Brussino)时,她刚穿好志愿者马甲,练习测量手腕温度。
  9时刚过,一辆私家车驶入小区大门,保安示意对方停车并出示小区出入证,然后挥手招呼安吉拉。“诶唷,今天是外国人来测体温啊。”“对的,是我,哈哈。”为车主测温后,安吉拉不忘用中文说一句“谢谢”,车主也幽默地回应,“‘老外’都来帮忙测体温了,大家都很重视啊,再见啦。”
  安吉拉如今是全职妈妈,照看3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她来自意大利都灵,4年前与丈夫来到上海,已分别在东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了3个学期的中文课程。
  疫情开始后,安吉拉发现,自己和邻居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她1月30日结束在意大利的探亲回到上海后,荣华居民区第一书记盛弘联系她,请她和家人进行自我健康观察,同时也询问她能否帮忙翻译意大利语版的疫情防控告知书。
  当时,海外疫情尚未暴发。考虑到居民区内有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境外居民,已从事涉外社区工作十余年的盛弘敏锐地意识到,疫情防控需要有备无患。于是,安吉拉便参与荣华居民区的涉外疫情防控服务。一开始只是简单的翻译和咨询,2月下旬,意大利疫情急转直下,安吉拉挂念身在意大利的亲人和朋友,也主动询问盛弘,“上海的情况怎么样,社区的情况如何,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触动安吉拉的是有一天孩子们的提问。“妈妈,我们今年夏天还能去意大利过暑假吗?”“暂时还不能安排,现在有特殊的情况。”“和中国一样吗?”“现在中国好些了,但是意大利不太好。”安吉拉告诉记者,如果疫情没有发生,她每天早上会按部就班送孩子们上学,然后去徐家汇的交大校园上中文课,下午接孩子们回家,或是去参加课外活动。然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现在也暂时成了期待。
  聊到这里,刚好路过小区的盛弘向安吉拉走来。“安吉拉,认得出我吗?”透过口罩,安吉拉辨认了几秒才向盛弘打招呼。“中国有句俗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现在只能用‘窗户’认出彼此了。”盛弘问安吉拉,意大利语是否也有相同的说法。“有的,我们说‘眼睛是灵魂的镜子’。”临走时,安吉拉用英文“conquer(征服,战胜)”来为抗击疫情加油打气。“希望下次做志愿者,是为邻居们介绍意大利的文化,欢迎大家到意大利来,我负责推荐好玩的地方。”

  宣传能手
  信息及时转发韩国人社群
  “疫情最初,我的上海朋友请我找韩国朋友代购口罩,现在我的韩国朋友反而收到上海朋友赠送的口罩,这让我觉得很温暖,也很奇妙。”
  韩国居民李泰和成为社区志愿者很偶然。2月初,他居住的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嘉利豪园居委开始向辖区里7个自然小区发放出入证。在挨家挨户进行排摸时,居民区社工支成发现,李泰和与妻子已在上海居住6年。电话打过去,李泰和还能用简单的中文同居委干部聊上几句。
  “李先生,你有没有兴趣参与社区爱心活动?”送上出入证时,支成试探性地询问对方。“我可以参加吗?愿意,当然愿意!”李泰和高涨的积极性让居民区书记徐佳伟意识到,可以请这位韩国居民多发挥能量。在嘉利豪园居民区,4000多位居民中有200多位外籍人士,其中韩国居民有40人,算得上一个小小的韩国社区。
  怎样让李泰和参与社区服务呢?徐佳伟和同事们有些吃不准。“如果现在没有任务,那我就多帮忙传递信息吧。”李泰和的建议让居委干部们茅塞顿开——外籍志愿者也是居民,平时多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不也是志愿服务嘛。
  事实上,在李泰和的朋友圈里,这位热心的“上海通”已经开始为在沪韩国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疫情期间,得知一些韩国朋友刚来上海暂时没车,也不会中文,他就负责开车搭载朋友去超市采购物资。韩国驻华使馆和驻沪领事馆每天都会推送中方的疫情信息,李泰和就第一时间转发微信朋友圈,还会点击“在看”,让更多同胞了解最新消息,俨然“宣传小能手”。
  “疫情最开始,我的上海朋友请我找韩国朋友代购口罩,现在我的韩国朋友反而收到上海朋友赠送的口罩,这让我觉得很温暖,也很奇妙。”而今,李泰和供职的韩国家具公司因疫情暂时停止业务,他与妻子在上海家中,女儿则在首尔上学。每天,夫妻二人都会和女儿联系,相互询问对方城市的情况。“我和在上海的韩国朋友说得最多的是‘大家少出门’,我也这么对在首尔的女儿说,因为中国的做法现在被证明是正确的。”

  查出入证
  第一时间辟谣传播正确消息
  他把超市货架上堆着满满蔬菜、水果和卫生纸的照片发给澳大利亚亲友时,还不忘“秀”一下自己戴的口罩,“这是居委会帮我预约的。”
  “我就是桑海宁(上海人),不是外国宁(外国人)。”见到记者,白马克(Mark Nusrat)这样自我介绍。
  1992年,他作为澳大利亚驻沪领事馆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中国,度过了美好的2年时光。十年前,即将退休的他回到中国,决定在闹中取静的上海市中心定居。今年已是他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北汪居民区居住的第七年。
  前去采访的这天上午,恰逢白马克负责小区大门的测温和出入证查询。接近11时,一位拎着买菜专用拖车、上面还堆放着两个旅行袋的“老外”走进小区。
  “您好,您带出入证了吗?”依稀记得这位“拖车男孩”也是小区居民,白马克先用中文询问对方。“哦,带了,等一下。”看到对方中文应答自如,开始翻口袋找寻出入证,白马克又紧接着问:“你是刚回到上海吗?”“不,我一直住在这里,这是我刚进的货。”“诶唷,也是一位中国通啊,你的老家在哪里?”“丹麦,我在上海开酒庄。”
  几句寒暄后,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在上海的小区大门口“唠嗑”起来。一旁的居委书记朱燕彬和主任何玲金以为发生了问题,上前一看才发现,白马克已熟练地为丹麦居民测量了体温、检查了“随申码”,还切换“英文频道”叮嘱对方,“以后进小区,要主动把出入证给穿马甲的志愿者看。”
  这次疫情发生,不少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第一时间关心白马克一家在上海的情况。已经参与社区门岗志愿者服务的他,把自己穿着橘色“平安志愿者”马甲的“站岗”照片发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还附上几张居委干部们站岗、值守的照片。
  “澳大利亚发生火灾时,中国朋友都来问我澳大利亚的情况,看到谣言我就第一时间‘辟谣’;这次反过来,大家关心中国的疫情,我也要传播正确的信息。”于是,在白马克常去的古北家乐福超市,出现了他与货架自拍的身影。当他把超市货架上堆着满满蔬菜、水果和卫生纸的照片发给澳大利亚的亲友时,还不忘“秀”一下自己戴的口罩。“这是居委会帮我们预约的,‘居委会’是中国社区最亲切友好的组织,居委干部就像我们的亲人。”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