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奉献的人们值得永远歌颂

时间:2019年10月13日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此文 【字体:

上海“援疆援藏”群众文艺主题作品中的生活根脉

  本报记者 洪伟成

  “晚风吹拂着河边的胡杨,河水映照着天上的月亮。妈妈在月光下讲述着家乡,她说家乡有一条黄浦江……”9月30日晚,以上海援疆援藏为主题的“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市群众文艺主题作品展演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拉开帷幕。歌舞袅袅,深情款款,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观众为之动容。

  谈起为何策划这样一场演出,上海市群艺馆创作部主任王晓宁表示,上海很多医务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奔赴对口支援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有的人甚至把生命留在了援疆援藏的路上。这次群文工作者特地选择援疆援藏题材的优秀作品歌颂这一群体,就是要展现上海人民和新疆、西藏等地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的美好愿景。

  讲述远方故事

  2016年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上海援青干部的文章《一封家书:孩子,别怪我“不定期失踪”》。编剧俞志清被这篇文章打动了,带着节目组赴青海与上海援青干部共同生活,广泛探访藏族牧民。他们发现,真实的生活比报道更让人感动。此后,俞志清又多次拜访已经回沪的援青干部,最终确定了从上海小家切入,走进援青干部的宽广世界,通过小品《不定期失踪》,浓缩援青干部的生动事迹,为他们“画”一幅群像。

  支教云南的上海青年女教师杨盼盼即将返沪。临行前,她给依依不舍的当地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课。“远方,到底有多远……”三毛的一首诗,勾起了一个曾经发生在这个偏远小山村的故事——这是音乐剧小品《远方》叙述的剧情。编剧叶笑樱编写这个作品的初衷,源于她的一位朋友在一个民间组织负责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助学。她说:“可别小看这笔并不算多的捐款,它很可能就此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在上海,有不少青年教师或大学生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到山区当支教老师,为那里的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找到了远方,这些付出者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远方。这个小品曾获得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大奖。

  弘扬城市精神

  歌曲《塔里木的胡杨》由陈宗涛作词,这首词最初发表在2001年《词刊》第一期上。它借塔里木胡杨这样一个特定的物象,以物拟人,讲述了上海知青两代人为建设祖国边疆而奉献青春的故事。这首歌的曲作者王晓宁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想用音乐的形式来讴歌那一代上海知青的贡献,把他们的精神用歌声传播出去。他说,酝酿作品的时间很长,但真正动笔完成曲谱,仅用了一个晚上。歌词中时常出现的“上海姑娘”—“新疆巴郎”“塔里木河”—“黄浦江”,词曲格律化的对置,巧妙且颇富深意,将上海知青两代人身处边疆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歌获得了第十四届群星奖。

  舞蹈《幸福相册》是由一群藏族孩子和一位上海老师引出的故事。这个舞蹈由嘉定区江桥镇文体服务中心、嘉定区文化馆和上海市珠峰中学藏族班共同完成。珠峰中学藏族班的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环境,藏族班的老师是老师,更是家长,几乎全年在岗。每年高考前,老师都要提前一个月带孩子们入藏。潘丽萍就是这群老师的代表,从2004年进入珠峰中学以来,连续15年入藏,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海老师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西藏的孩子,却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如今,这些藏族孩子已融入上海这座城市,他们唱歌跳舞有天赋,经常参加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

  收获爱与希望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生前援藏16年,穿梭青藏高原采集了4000万颗种子,同时也将科研和梦想的种子撒进无数学子心中。钟扬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根据钟杨教授事迹创作的歌曲《种子》震撼了不少听众,也感染着创作者和演员,他们听着听着经常就泪流满面。这部作品打磨了一年半,最后才走上第十八届群星奖的舞台,用歌声将“种子”精神发扬光大。

  群舞《高原上的白玉兰》以上海华山医院一位援藏医生为原型,他治愈了无数西藏同胞,自己却因病去世,同时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大爱无疆,他们用奉献和担当勾连起两地情,让我们共同收获了爱与希望。”演出现场,观众无不为节目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挚爱所感动。这份情感是真实的——为了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而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在他乡的人们,值得永远敬重和歌颂。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