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释放激励强信号—— 干部群众热议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

时间:2018年06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收藏此文 【字体:

中国江苏网讯 省委最新出台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亮出褒奖优秀干部的实道道,划出治理庸懒后进干部的硬杠杠,更表明对干事担当者宽容包容的鲜明导向,释放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
为官用权谋事干事有了制度支撑
“三项机制”围绕鼓励激励,明确了包括考核奖励、提拔重用在内的四大方法手段;围绕“容错纠错”,亮明了认定“可容”的六个看点;围绕“能上能下”,明确5个类别、22种干部“下”的具体情形,为党政干部为官用权、谋事干事提供制度支撑。
“‘三项机制’系统性强,分别为干部成长提供动力机制、‘浮力’机制和压力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规范。”南京市浦口区副区长石勇说,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提供失误时“托一把”的可能,而“能上能下”机制,则为公务员打开流动的出口。“‘三项机制’更难能可贵的是,定下规范权力运行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对照清单,干部可以很明白地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做好了就会受褒奖;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就会受惩处,干部可对标、有预期,有利于干部更好地成长。”
省委党校副教授刘伟认为,“三项机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健全和创新鼓励激励机制面向所有党员干部,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工程。当前,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党员干部成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丰富和创新鼓励激励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提升鼓励激励的效能。为此,要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快制定和完善干部考核的标准体系,健全考核工作机制。科学容错和高效纠错机制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举措,是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重要抓手。健全和完善“能上能下”机制,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退出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的内部流转机制,提升选人和用人的科学化水平。“江苏提出和推进‘三项机制’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容错纠错机制既能让干部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又能激励干部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沭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浩认为,“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厘清政策界限,正确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辩证分析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之内。
“正向+逆向”,激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让能干实干者得褒奖受重用,让敢闯敢干者有“后盾”有保障,让得过且过者有压力“摘帽子”,严管与厚爱结合,正向激励和逆向激励并行,是 “三项机制”的鲜明特征,回应了干部群众的共同期待。
“当前,我省正处在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闯敢试、主动作为。不可否认,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干部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如存在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等问题,缺乏拼搏进取精神。‘三项机制’就是有效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一剂良方。”省妇联组织部部长苗宁说,“三项机制”的出台是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落实“三项机制”也需要在解放思想中持续深化,切实发挥好人的作用,激发干部解开思想扣子、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大胆工作。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党委委员黄淑敏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体制内的人力资源也要充分挖掘、不断激发新的生产力、创造力,我们体制的活力才能更充分地解放和释放出来。“‘三项机制’对基层干部的倾向显而易见,对干部使用在选拔、考核、关心上都有了非常明确的指标,希望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要有可操作性。”
“有了‘三项机制’,我们基层干部再也不怕在创新过程中因出错而被抓‘辫子’、扣‘帽子’。”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的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党委书记韦桂和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困难多,一些干部为更好地解决难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难免发生过失或失误,结果考核测评不佳甚至被处分问责,这也导致少数基层干部产生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的消极心态。他认为,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能够消除“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惧心理,建立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改革创新鼓劲。“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不但要做为担当者担当的书记,更要带头做勇于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领头雁’。
“‘三项机制’的实施,有利于保护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有利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有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态,很有必要,关键在落实,特别要注意保护和使用好脚踏实地、务实苦干、敢讲真话的干部。”省档案局局长陈向阳说。
在沭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智超看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务必准确把握干部队伍建设规律,立足客观实际,顺势而为,做到既实在又精准。“首先要以务实管用的考核导向推动干部选任精准科学,其次要以鼓励激励的实际举措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最后要以能‘下’的压力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紧迫感。”
“考核是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落实‘三项机制’的基础。政治上的激励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张智超介绍,沭阳县坚持精细化开发干部资源,拉长干部使用链条,增加干部激励台阶,对于表现好的干部,采取先交流重用、再提升职级,先提拔到一般性岗位、再重用到重要岗位,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既让干部得到激励的次数更多,又能为组织上了解干部长期一贯表现创造条件,有效调动起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此外,沭阳县建立干部“待下管理库”,对因能力不足“下”的干部,针对性安排参加学习培训,帮助提升工作能力;对因经验不足、状态不佳“下”的,提供合适平台,帮助补齐短板;经一段时间培养考验,进步明显并经组织考核认定符合使用条件的,择机给予重新使用的机会。通过“下”为干部增加压力激发动力,强化“下”的警示作用,既实现防患于未然,又防止错“下”。

本报记者 郁 芬 顾 敏

(编辑:孙磊)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