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发言材料摘编

时间:2015年11月30日信息来源:宁夏日报 收藏此文 【字体:

  编者按11月26日,宁夏党委召开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对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银川市市委组织部等5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如下:

着力用“双增双减”强健农村组织体魄
中共银川市市委组织部

  精心谋划,上下联动强责任。银川市市委将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和刑事(治安)案件为主要内容的“双增双减”专项行动,列为全市2015年度重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量化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层层动员部署。把“空壳村”“上访村”列入后进党组织,市级领导联系困难最大、问题最多、发展最弱的35个村,69个市直部门结对帮扶100个后进村。将“双增双减”纳入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内容,按月通报村集体经济发展、信访积案化解和群体性事件新增情况,先后约谈不作为、慢作为乡镇党委书记4人、第一书记12人(次),交流调整工作不力的乡镇领导干部2人。

  真抓实干,精准发力出实招。对无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具有一定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村”,采取盘活集体资源、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股(债)权投资等办法,分类指导,因村施策。积极培育村企互动、村社联营、村村联合、先富带后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共富联合体。昊王米业等60多家企业与40多个村建立了合作关系,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0多个,建立“结对帮带对子”5200多个。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活动,推行党政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制度,建立农村网格化防控机制和事前信息沟通、事中快速介入、事后责任追究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统筹资源,强化保障夯基础。设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扶持50个“空壳村”“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按每个行政村15万-20万元标准,设立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选派181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相对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以转思维、转方式、提高服务能力为内容的“双转一提”活动,提升谋创新、促发展的能力水平。把“双增双减”与党组织评星定级挂钩,未实现年度目标的镇村两级和结对联系部门党组织,一律不得晋级;与村干部生活补贴挂钩,分星级等次核定绩效补贴;设立农民增收奖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奖。

做实做强基层党建精准服务脱贫攻坚
中共盐池县委员会

  抓基层打基础,筑牢脱贫攻坚组织堡垒。采取“党组织+种植基地、养殖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的“1+6”党组织设置模式,组建各类功能党小组132个,把党组织建在扶贫开发工作链上。实施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双十工程”,每年选取10个先进村重点培育,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重点整顿。选派74名区市县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培养大专学历村干部262人。

  重引导强服务,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为74个贫困村制定5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为11612户38965人建档立卡,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完善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认真落实村干部走访值班、积案化解包干、县领导定期接访等制度。整合资金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协办规模种养基地(园区)412个、家庭农场4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3家,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产业。

  优环境促发展,提升脱贫攻坚的支撑力。从联系服务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建立25项配套制度。持续深化品牌带动、产业拉动、资源促动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县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9个。依托村级互助资金,创新千村信贷、评级授信、融资担保等金融扶贫模式,近两年累计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6.3亿元,受益农户2.9万户。

  建机制抓落实,凝聚脱贫攻坚推进合力。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包抓1个示范村,分管领导包抓1-2个贫困村,科级干部和驻村干部包抓1-2户贫困户,74个县直机关与贫困村“牵手共建”,不脱贫不脱钩。县委常委会每两个月听取扶贫开发专题汇报,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促评会,解决问题,推动落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组织及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创新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中共彭阳县委员会

  突出抓书记、书记抓,强化责任落实机制。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和最大的责任,从县委书记做起,从支部书记抓起,把联系点建在基层、工作抓到党支部。建立年初专题部署、双向承诺,年中观摩推进、随机督查,年末专项考核、双向述职长效机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县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抓示范点、城乡党员“手拉手”等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制定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委书记、村级班子和村干部“1+3”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以考核促落实,以实绩定优劣,近3年先后有8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或重用,3名乡镇党委书记被约谈。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健全扶持培育机制,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和致富带头人“两个带头人”工程。建立能人回归、定向培养、跨村任职、梯次培育等机制,择优选拔“能干事”的村党组织书记,先后有6名村干部考录为乡镇公务员,2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把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补贴与星级创建挂钩,最高可达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筛选130名种植养殖业、经营创业等方面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扶持培育成为率先发展致富、带动农户致富的中坚力量,已有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42人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坚持“严把入口”和“畅通出口”相结合,处置不合格党员34人。

  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深化城乡共建机制。建立农村党建经验进城、城市党建资源进村的“双进共建”机制,推动城市党建资源下沉、力量下倾。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协会”“党员能人+农户+项目”发展路子,推行1户党员致富户联系1户群众致富户,共同帮扶3户贫困户的“1+1+3”帮带模式。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三联四到”脱贫攻坚行动,干部与群众之间建立定点服务、结对帮扶对子5090个。把农村党员“双带”基金规模扩大到3000万元,扶持85个村2516户党员群众发展草畜、林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基金受益户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620元。

探索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路子
中共中宁县舟塔乡委员会

  以村与合作社共建模式促多方互利共赢。采取“支部+合作社+党员”模式,由各村党支部牵头,在全乡成立9个枸杞产销专业合作社。村委会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社建立绿色枸杞基地,收入的60%给农户分红,30%作为合作社周转资金,10%作为村集体收入,搭建了村集体、合作社、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平台。筹集资金建成枸杞烘干设施,有偿帮助农户制干枸杞产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其中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1个,超过10万元的3个,4个村摘掉了“空壳村”帽子。

  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进模式促社会和谐进步。乡党委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全乡形成了以枸杞为主导,畜牧、红枣、劳务等为补充的多产业并进新路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20元。乡村两级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砌护渠道、硬化道路、靓化村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在各村建成集村级组织议事、图书阅览、新技术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和健身娱乐文化广场,经常性开展文艺展演、健身娱乐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党员与群众互助模式促党员作用发挥。按照枸杞种植、枸杞病虫害防治、枸杞营销等功能设置党小组,推行“1+X”结对模式,有技术、懂经营的党员与种植户、营销户结成帮扶对子,无偿提供枸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结对互助、为民服务等情况作为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各村党支部一月一评分、一季一汇总、半年一评议、年终一总评,按照积分高低评出“年度之星”70名。乡党委对村党支部评出的“年度之星”集中审核,将53人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11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

创新模式谋发展强村富民铸根基
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镇尾闸村党支部

  创新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让组织强起来。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接,走出了集土地流转、农机入股、奶牛托管、市场租赁、公司运营“五位一体”的滚动发展路子,从一个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为3万元的“薄弱村”,成为年收入56万元、固定资产260万元的富裕村,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让群众富起来。村党支部牵头将农业种植公司、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链接起来,建立“党支部+农业公司+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60元。建成惠农区首个村级“乡土人才之家”,对年纪轻、有技术、素质高的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学技术、学本领,成长为“土专家”“田秀才”。

  创新服务党员群众模式,让群众乐起来。多渠道筹集资金60万元,新建26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阵地,对群众申办事项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建成可容纳36户村民居住的“幸福大院”,开办邻里食堂、爱心超市、老年活动室、“开心农场”等,创新了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制定实施《尾闸村村民奖励扶助办法》,累计为群众代缴医疗保险32万元,先后对患重病的286名党员、困难群众进行帮扶慰问。成立党内关爱发展推进协会,筹集资金4.58万元,建立起了党内关怀帮扶的长效机制。

  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让民风更文明起来。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村民小组为网格单元进行“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选派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网格联络员,开展服务困难家庭、服务重点人群、服务失业人员等活动。实行以“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为内容的“四民工作法”,让村民的事情自己提、自己定、自己办、自己管,破解了村务管理难题,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