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农民巧解滞销之困

时间:2014年10月11日信息来源:宁夏新闻网 收藏此文 【字体:

  9月16日,一辆满载西红柿的大车,开出贺兰县蓝星种植专业联合社(以下简称蓝星)基地,发往南京,出纳白维忠的发货单上又记下一笔。“市场行情不好,多地出现滞销,我们没有。”蓝星副理事长马光杰说。然而,蓝星880万元成本“回收战”打了两个月,成本收回大半,马光杰预判如果价格保持稳定,不仅能保本,而且能盈利。从市场“坏”行情里,闯出个好结果,蓝星靠的是一块地众人“施肥”,一个问题多把钥匙。

  今年3月,贺兰县1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以股份合作形式,成立蓝星,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种植、植保、销售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

  去年,西红柿最高价卖到每斤2元,蓝星的股东们认为,按每斤1元的价格,今年种的1050亩西红柿至少能赚1000万元。然而,市场行情难测,7月15日西红柿上市首日,上门的贩子出价仅为每斤两三角钱。7月21日,贺兰县领导带队到广州考察农产品外销。受此启发,看着快要堆不下的西红柿,7月26日,蓝星负责销售的副理事长张建宁拿着朋友给的菜贩电话,第一次来到上海,坐着出租车摸到了上海江桥批发市场。

  张建宁说,上海是往年贺兰西红柿最大的销售地,而江桥批发市场是上海最大的批发市场。转市场时,张建宁意外遇见曾去贺兰收西红柿的东北菜贩。于是,7月28日他以每斤4角卖出12.5万斤西红柿,次日每斤西红柿涨至8角钱。从此,价格一路上涨,8月10日卖出每斤1.2元的最高价。9月2日价格疲软后,张建宁转至南京销售,而此时,他已卖出400多万斤西红柿。与此同时,蓝星还有四路人马分别在广州、南昌、合肥、石家庄销售。

  除走出去销售,蓝星还在家门口找商机,比如联系脱水蔬菜厂,销售在大小、色泽、外观上品质稍差的西红柿。目前,蓝星已销售1700多万斤西红柿。马光杰介绍,西红柿已卖出500多万元,还有500万斤西红柿没摘,往年此时每斤卖到1.8元,目前行情还不错,如果维持每斤1元左右的价格,不仅能回本,而且能盈利,更何况成本里还有200多万的固定资产。

  蓝星基地用新技术、先进设备栽培优质品种,每亩增产5000斤。“按最低价,每亩增产的西红柿能带来1700元的收益,整个基地就是140万元。”马光杰主要负责种植,他说除了自身努力外,土地增产离不开各方帮助,县科技局帮忙引进新品种,县农技推广中心指导技术,让他们受益颇多的滴灌是县水务局铺设的……出纳白维忠提得最多的是社会效益,“最高峰时这里用工500多人,给周边来打工的农民发了400多万元的工资。”

  现在,张建宁去了上海跑销售,马光杰在县科技局的推荐下在云南考察蔬菜种植,而媒体报道的给蔬菜上保险的事又给了他们新启发,他们将积极寻找适用于露地蔬菜种植的保险,以降低市场风险。(记者 李阳阳)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