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国式慈善”魅力独具

时间:2014年10月07日信息来源: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 收藏此文 【字体:

9月20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深圳发布了《绍兴慈善事业发展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机构编写的城市慈善系列报告之一。发布会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主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明光,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出席了活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数据部主任刘壮介绍了报告内容。
绍兴“中国式慈善”魅力独具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明光介绍绍兴市慈善事业情况

  《报告》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和绍兴市政府共同合作完成,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实证案例,全面梳理和分析了绍兴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总体模式及形成因素,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据《报告》,2012年至2013年,绍兴市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达88.59,位列全国第20名。截至2013年底,绍兴市社会捐赠约4.1亿元,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23.6万人,人均志愿服务市场10小时,社会组织数量为2577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金额为26324万元。
 

绍兴“中国式慈善”魅力独具
 

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点评

 

  《报告》分析指出,绍兴慈善是“中国式慈善”的典型模式,是在继承我国悠久的慈善传统和家族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慈善事业的运作模式发展而来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慈善精神构建了绍兴慈善的理念内涵,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儒商慈善文化、祠堂慈善文化和乡邻慈善文化构成了文化根基,现代慈善的管理科学化、运作专业化为绍兴慈善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族传承在绍兴人的心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成为绍兴人踊跃开展慈善行为的出发点和绍兴市打造慈善城市的立足点。绍兴的“中国式慈善”模式不仅仅是地方特色,对于中国其他很多地区和城市也都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绍兴“中国式慈善”魅力独具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主持

  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也是绍兴的一大亮点。目前当地志愿服务队伍达到1125支,志愿服务站(基地)615个,并有望于2014年底前在全市所有街道、省级中心镇和60%以上的乡镇建立志愿服务站和志愿者工作委员会。除此,民间自发的志愿服务亦有明显增长,例如,“志愿绍兴”网目前已有志愿者团队846个,注册志愿者9万多名;“微动力志愿者”网共有志愿者团队429个,注册志愿者近2万名。

  《报告》还称,冠名基金这种创新方式带动了绍兴慈善捐赠的稳定增长。早在10年前,绍兴就开始大规模推广冠名基金,截至2012年底,全市冠名基金规模已经超过55亿元。去年11月推出的小额冠名基金也受到追捧,到目前已有40多个单位和个人建立小额冠名基金,成为慈善募捐和推广大众慈善文化的新兴力量。

  在绍兴,慈善组织的发展也日益规模化和体系化。市慈善会已经形成了由市到街道的三层慈善组织网络;多个民间慈善队伍正在申请成立正式的慈善组织。

 

  绍兴慈善事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也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支持,绍兴市较早成立了全市28个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绍兴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常设机构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安排慈善工作。
 

绍兴“中国式慈善”魅力独具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数据部主任刘壮发布报告

 

  当天,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还发布了《中国城市慈善发展报告(2012-2013)》,主要从社会捐赠、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经济贡献、政府支持和慈善文化等6方面,对全国294个城市在2012年至2013年的公益慈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价。

 
(编辑:陈旭)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