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接力帮扶让移民村大变样

时间:2014年09月07日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收藏此文 【字体:

党组织接力帮扶让移民村大变样

图为生活在龙泉村的村民打心眼里感谢各级党组织

炎炎夏日,记者行走在普乐堡镇龙泉村的山野乡间,满眼尽是新农村美景。村外绿树环绕的公路宽阔、笔直,村内极富北方特色的民居整洁、亮丽,村里家家户户有自己的致富营生……村里人无不感慨,是各级党组织接力,让移民村10年间不见了旧模样,变成全省各地观摩学习的风光家园。

龙泉村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最东端,下辖10个居民组,有380户人家,其中62户是2004年迁至此处的移民户。 “10年前的龙泉村和其他村比起来,除多了几十户移民家庭,基本没有什么特色。”普乐堡镇宣传委员石孝波说,“2004年,县政府投资640万元新建了占地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90平方米的龙泉移民小区。小区按照统一户型、面积等标准建设,每户建筑面积77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四位一体’塑料大棚,并围绕通电、通路、通水、通气、通电视、通电话,进行了‘六通’工程建设,全面完善了小区的居住功能。 ”

打造安居工程、创造宜居环境的大事办妥后,接下来如何让村民乐业便成了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头等大事。从2004年起,村党支部先后帮助移民户在小区两侧发展起399亩大榛子园,栽植模式为红松套栽平欧大榛子,经过几年的生长,目前已进入盛果期,单株可结果5公斤左右,亩产可达225公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格每公斤30元计算,仅大榛子每亩可实现收入6000多元。为了安置移民新区的富余劳动力就业,2006年,普乐堡镇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桓仁桂林艺坊工艺品公司落户龙泉村移民小区。在桓仁县扶贫办及帮扶单位的扶持下,该公司投资建设了一处工艺品加工车间,解决了9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有了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助,龙泉村党组织结合本村实际,千方百计为村民上项目、找门路,让家家户户都有致富营生。 “这是我儿子开的商店,今天我儿子和儿媳出门办事去了,我在家帮着照看照看。 ”张忠芳老人一边整理货物,一边和记者唠着致富经。 77岁的张大爷开口便夸党组织好:“我在这小区住了快10年了,出门是溜光的水泥路,喝的是干净的自来水。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得感谢各级党组织。 ”张大爷以前住在五里甸镇夹皮沟村,移居到新小区后,和儿子住进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还开了一家小商店,张大爷觉得“越老越有奔头了”。

如今,在各级党组织的接力帮扶下,龙泉村已经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样板村,吸引着全省各地的人们前来观摩学习。(记者/丛焕宇 文/摄)

(编辑:高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