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不平人生路 表里如一老家风——翼城县“圪烙饦”中国非遗传承人陈文龙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山西频道:王霞 王学胜 马海宾 李东晖】11月21日,焦点关注网山西频道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学胜,受国家“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委托,给山西省翼城县退伍军人陈文龙授予“翼城圪烙饦中国传承人”牌匾与证书。
“圪烙饦”作为翼城县传统美食,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尧王时期,就用石头烧制,称为“尧王饼”。它是远古石烹遗风的“活化石”,被誉为“远古华夏第一饼”。2019年,被列入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有“黄而不焦、酥而不腻、软而不绵”的三绝美誉。
陈文龙创建的‘爱翼老家’生产的圪烙饦,从他*的太奶一辈开始,至今已经历了造艺、传艺、守艺、创艺四代传承。第四代传承人陈文龙是一名退伍军人,18岁参军入伍,23岁退役回乡,5年的军营生活,练就了他做事果断刚正不阿的坚毅性格。至今他还记得入伍那一天,母亲将亲手烙的圪烙饦揣到自己的怀里,这是他*的爱,更是家的味道。陈文龙38岁那年的一天,他看到满头白发的妈妈独自扛起一袋50斤的面粉往和面机里倒,那吃力的样子惹的他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就是在那一天,他放弃了在浙江销售生铁收入可观的生意,系上围裙,成为翼城圪烙饦界年轻的一员。随着对圪烙饦制作技艺的了解,他发现产品缺乏创新、生产缺乏规模化、销路狭窄等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决心用年轻人的视野和担当,将个人理想、乡亲们共同致富和非遗传承结合起来。针对圪烙饦存在的短板,开始了大胆创新。
一、理念创新,助推非遗标准化生产。
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各类证件,依法经营;出于对翼城老家的热爱,设计了logo并创建品牌“爱翼老家”;实行流水线8个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日产圪烙饦5000余个、小饼500余斤、香酥条200余斤、大薄脆500余个;打造宣传窗口,广推非遗文化;组建专业化团队,安全生产,丰富营养,精准运营,众人划桨,让圪烙饦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产品创新,让非遗项目绽放时代芳华。
面皮创新,研发出7种新品:杂粮、水果、蔬菜,应有尽有;馅料创新,研发出11种新品:红糖芝麻、枣+核桃、葡萄干、甜咸核桃、五仁等;品类创新,研发出香酥条和大薄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三、包装创新,让非遗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
走亲访友系列,表达日常心意;玺喜系列,让你喜上加喜。
四、经营模式创新,非遗项目走向广阔市场。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成为翼城县第一家拥有sc认证的圪烙饦商家。制作了圪烙饦制作技艺宣传片,点击率200余万次。5月份,我们在抖音、拼多多、淘宝等线上平台的销售,达到18万元。圪烙饦的美味满足了顾客的味蕾,网友好评如潮。目前产品除新疆、西藏地区之外,全国其他省市均已有售。
几年来,陈文龙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公益活动30余次。他的爱心行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山西农村故事广播、临汾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系列报道。并应邀参加各色农产品展览会,2023年6月代表全省前往深圳参加第十九届文博会。为57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原材料生产供应、电商物流、自媒体宣传、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爱翼老家”圪烙饦未来将带动500人就业,100人创业,将文化受众扩展到2000万人,进一步参与乡村e镇项目,助推乡村振兴,把老家打造成翼城、临汾、山西金名片。我们会持续创新,攻克难题,使圪烙饦这个家乡老字号焕新颜、引新潮。
(编辑:孙磊)
文章热词:
上一篇:社区先锋、倾心为民——翼城县北关社区主任吕朝凤为社区的发展和幸福生活默默耕耘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推荐文章
-
谋服务同心相向 观胜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
-
邢长民博士
邢长民,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博士......
-
北京疆农发商贸有限
北京疆农发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销......
-
广东佛山新时代文明
近日,广东佛山大镇社区新时代文......
-
邵阳宝庆山庄酒店管
邵阳宝庆山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