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深圳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黑龙江
  频 道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福建 港澳台 安徽
编辑部留言、投稿邮箱: Email:jdgz315bjb@163.com
新闻网页图片视频
 

疫情之下有一种精神叫“志愿服务”

时间:2020年02月25日信息来源:四川学习平台收藏此文 【字体: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诚,有一颗信心叫万众一心,有一种精神叫志愿服务,有一种感动叫无私奉献。 

  疫情之下,医生护士、公安民警的请战书纷至沓来,他们主动请缨,逆行向一线,一个人就拉起一道防线;疫情之下,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在米亚罗、桃坪疫情监测点成立2个临时党支部,他们坚如磐石,一个支部就是一个防疫的堡垒;疫情之下,理县各乡镇、部门成立近百支基层宣传和文明劝导队,他们身兼数职,一支队伍就保一方平安;疫情之下,普通党员群众、民兵、大中小学生、企业家、个体户、文艺工作者,纷纷动员,用自己的方式投入战“疫”,一个个善举汇成了完胜疫情的理县力量。 

  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块中国土地都在为之“奋战”,作为进入阿坝州咽喉之地的理县,更不例外,在第一时间打响了疫情阻击战,从1月23日召开推进会到2月15日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与其他重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零疫情”的目标,各项防疫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就在这场抗疫阻击战的大潮中,有近3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临危不惧、主动担当、积极奉献、创新作为,疫情之下,用自己的方式让“志愿服务精神”迅速在全县传扬……

  我愿意,我可以,他们传递着环环相扣的暖心温情

  瑞康药房的老板叶晓苗免费为理县群众熬制中药汤剂、米亚罗老百姓为卡点执勤民警送夜宵、州县商会向理县捐赠紧缺口罩、部分景区和酒店向一线医务人员免费开放.....他们急一线工作人员所急,解一线工作人员之需,捐款、捐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杂谷脑河畔,像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2月9日,理县城关派出所收到一个特别的塑料袋,里面装着5500块钱,上面用一张纸写着“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派出所民警介绍,在这天上午10点,一位戴着口罩的中年妇女来到派出所,将塑料袋交到民警手中后便匆匆离开了。“20元、50元、1000元、10000元……”,疫情之下,爱心企业、个体经营户、干部群众、学生教师纷纷捐款,截止目前,县红十字会累计接收捐款已突破100万元。

  “我自愿请示领导批准我,爱心疫剪,让大家以最精神的面貌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2月12日,理县朴头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战书,朴头青年志愿者,理县创意理发店老板谭朝君主动向镇政府请缨,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党群志愿服务队免费上门理发,直到今天,已为3个乡镇19个卡点值守人员和群众提供上门“义剪”262人次……

  他们只是一名名普通的理县人,疫情之下,却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环环相扣的暖心温情。

  沾泥土、带露珠,他们变身最接地气的宣讲人员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面到处走!”近日,来这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声在理县广泛传播,通化村“雪龙”快板队队长56岁的党员岳代琼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劝导村民增强自我防控意识。

  同样在通化村,一辆小小的三轮环卫车,配上迷你扩音器,临时充当起了宣传车。这辆车的主人是通化村村民、村环卫工人贾叶贵,看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努力,贾叶贵也很想做点什么,于是在抖音视频的启发下,自己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顺口溜。而在米亚罗地区,村医泽郎斯基用嘉绒藏话讲防疫知识的视频更是受到群众欢迎。

  “这里是中共理县县委宣传部、理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推出的疫期法律快递。”在微理县平台,金燕甜美的声音渐渐被大众熟悉起来,她是县检察院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在疫情之下,她又多了一个新角色——疫期法律宣讲志愿者。她每天翻阅相关法律知识并整理成稿,定时向理县群众传递有温度的法治之声。

  为确保防疫宣传全覆盖,不留死角,在理县大街小巷,“等到疫情有好转,出门干啥都不晚,静候佳音。”“不走亲戚不访友,一家老小喜福绕,防疫秘笈。”......志愿者们在小区大门、居民门、村口、劝返点上张贴的硬核标语成了今年最特殊的“春联”。在铺天盖地的疫情宣传中,他们用老百姓愿意听的三句半、土方言、顺口溜的“土味喊话”成了城里乡下最动听的音符,也成了疫情之下家喻户晓的行为规范。

  摸排员,采购员,他们送达了小社区里的暖心服务

  杂谷脑镇城关社区书记杨崇发从正月初一开始,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已成常态。如何规范管理红叶公寓、芙蓉小区、县委住宿楼、西区花园等小区住户问题成了最棘手的问题。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三点,杨崇发和社区工作者反复商议,立即启动“三社+志愿者服务”模式。

  当集结号的哨声响起,城关社区26名党员、社工、群众志愿者、网格志愿者、退伍兵、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缨,针对本辖区的600余户散居民,分成7个小分队,走访入户进行摸排登记。同时对200户酒店、民宿进行排查,并签订承诺书。

  为了解决居家观察人员的后顾之优,城关社区25位志愿者分布在15个点位,第一时间对从返乡居民进行登记,并在他们居家隔离期间,通过微信下单或短信下单方式进行上门服务,尽量做到“有求必应”,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

  “你好,我是城关社区志愿者,你需要的生活用品我给你买好放在门口了。以后有什么需要请及时联系我,门口的两袋生活垃圾我给带走了……”, 2月14日,志愿者杨鑫锐和王奥宇为正在居家隔离的马春丽送去了生活物品。

  据杨崇发介绍,在满足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志愿者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服务,有效化解了内心的恐慌和因隔离产生的负面情绪,诠释了“隔离疫情不隔爱,贴心服务暖人心”的真正含义。

  守得住,卡得准,他们构建起危险边缘的坚强堡垒

  防控一线在哪里,志愿者就在哪里。一面党旗、一个简易的帐篷、一张登记台、几张凳子,简单的布置变成了临时党支部,构筑起“保卫乡村”最坚实的安全防线。在这里,一项项计划被制定,一个个问题被解决,思想的火花透过小小的帐篷,照亮了疫情阴霾,给寒风中坚守的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力量。在这里,每一个志愿者身兼数职,既是安全守护员、政策宣传员,又是文明劝导员、采购消杀员……

  2月11日早上9点,在米亚罗镇米亚罗村,62岁的老党员王称开始了一天的卡点执勤工作,他站在村口认真把守着,外村的一辆车引起了他的注意,王称立马拦了下来,车里,外村村民摇下车窗说“我到村里给亲戚送个菜就出来,不超过五分钟。”“不行哦,一秒钟都不行。”王称连忙摇手拒绝。民兵格西尼玛也背起消毒液,在地上洒了一些石灰,忙着对车辆进行喷洒。喷洒完车辆,格西尼玛又拿出收据,比对着上午给村民代买的生活用品,挨家挨户送去。到了中午时间,村民阿玛根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和尚包子……而在朴头乡一颗印村,吴成刚父子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加入到劝返点值守工作中,站好岗、守好路,耐心细致做好车辆人员登记,热心为来往人员宣传相关政策和防控知识,还主动承担起消毒员的职责,每隔两天对全村170余户进行消毒。

  理县严密监测管控进县车辆和人员,全部逐一登记核查、把好源头管控“第一关”。在11个乡镇89个村(社区)文明劝导点,组建“吉祥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100支,非本村人员一律劝离,把好源头管控“第二关”,累计劝返人数4595人,劝返车辆238辆。以“联户联情”为重点,压实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并充分发挥各村网格员、农村无职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动态掌握重点人员、疫区返乡人员的家庭信息、活动轨迹,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把好源头管控“第三关”。

  同时,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吉祥先锋”党群志愿服务队、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小喇叭、藏汉双语群众语言和微信群、手机短信、LED大屏、横幅等多形式深化群众疫病防控意识,累计发放宣传折页、防护指南、各种重要公告、通告等15万份,推送卫生防疫、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等信息11万余条,及时播放重要周知事宜11条。疫情发生以来,全县74名群众积极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意愿,14名群众递交入党申请书。

  这不仅是一组数据,这更是全县人民爱心的聚合。没有年龄界限,没有职业区分,疫情之下,全县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奋勇担当,他们当中,有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实践志愿者,但更多的却没有“志愿者”称号,然而他们却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真正内涵。

  病毒还在肆虐,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的阻击战还在继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之下,理县深信:全县、全省、全国都将用爱心阻拦病毒,让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在爱中早日到来。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