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微粒子灌溉孵化器”发明人杨玉茂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山东频道讯:张心阔】提起农民发明家杨玉茂的名字,笔者并不陌生,早在十余年前随山东科技信息报主办的蔬菜农作物种植培训班在寿光举办时,有幸结识杨玉茂。我们一起吃住在他办公室,结合他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并首次提出“三大直接对接”新理念,即:农户参加寿光蔬菜技术员专家讲课培训的“农专对接”;农户购买农资产品时的“农企对接”;使农户的产品减少市场中介环节、杜绝欺行霸市的“农超对接”。在当时众多农业合作社纷纷成立之初,他意识到合作社要合作抱团闯市场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大做强脱颖而出,于是他联系了五家合作社代表商谈,都非常认可,在杨玉茂的倡导下,寿光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寿光齐圣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了,杨玉茂担任理事长。从事大棚种植及农业科技推广、指导服务。到目前,联合社已培训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各类协会会长几千人,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参观学习的考察团(包括大学生村官)200余次,累计参观人数3万余人次。被定为中央党校潍坊科研基地教学联系点。他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改革开放30年30人”;“全国改革创新诚信建设百佳人物”;“山东合作社50人论坛授予金土地奖”等十余项荣誉。
他在指导农民种了几年大棚过程中,杨玉茂被蔬菜的根线虫病愁住了,由于他早前曾是一名民办教师,教过物理、数学。杨玉茂琢磨着,寿光北部盐碱地的作物基本上不生根线虫,要把当地种植的土换掉又是不现实的,他就想到能不能在水上做做文章?想到就马上行动。他通过在灌溉水里添加石灰、小苏打等碱性物质,使酸性土壤向弱碱性转变。经过试验,他发现用弱碱水灌溉的植物抗病性、抗虫性效果明显。
“实验效果好,但推广难。”杨玉茂说。对于广大的农户来说很难把握石灰、小苏打掺入的比例,而且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由于这种化学方法改变土壤不易大面积推广,他就动脑筋向物理方式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研究,杨玉茂研发成功了第三代弱碱增氧设备,农户只要将设备安装在输水管道上即可。
杨玉茂通过电话欣喜地告知笔者“水流通过发生器后,能瞬间转变为弱碱性的活性水,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物理工作原理,机器把水处理之后,分解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土壤中的硫酸粒子硝酸根离子结合,把多年的酸性土壤恢复到了原生态。金属离子有一部分,也被作物重新吸收,再利用。”
杨玉茂为他的这一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且成功获批。
(编辑:柴璇)
文章热词:
上一篇:黄吴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下一篇:别样人生展辉煌----访跆拳道黑带三段孙远金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