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举办首届“‘英才月’海内外网络招聘大集”广聚才
人民网青岛11月6日电 为进一步加大引才聚才工作力度,为青岛市加快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市人社局在10月份青岛“英才月”系列活动期间,创新引才方式,首次举办了“青岛‘英才月’海内外网络招聘大集”活动。青岛“英才月”期间,以中国海洋人才市场作为主阵地,创新招聘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开展各类专题、特色招聘会17场,组织全市680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信息7480条,涉及销售、外贸、金融财会、机电、电子商务、建材、物流、化工环保等青岛市单位用人需求量较大的岗位,求职人数已达13250人(次)。
开展重点国内企业线上视频面试洽谈活动。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给求职招聘带来的巨大变化,市人社局人才中心创新移动互联时代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围绕“互联网+人才”自主研发了“高层次人才项目网上视频洽谈平台”。该平台可实现用人单位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即时远程交流,打破了引才空间限制,扩大引才范围,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才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费。依托此平台,一方面精心组织青岛市大型重点企业,与青岛市签订高层次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的128所国内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进行网上视频洽谈面试。近日,首场大型企业网上人才视频洽谈专场活动成功举办,双星集团等青岛市重点企业与来自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的71名高校毕业生进行网上视频面试。双方通过市人社局自主研发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网上视频洽谈平台”进行远程视频交流,达成用人意向60人,其中,硕博人才46人。在观摩首场企业双星集团的网上视频招聘情况后,省人社厅杨喜坤副厅长对“高层次人才项目网上视频洽谈平台”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平台高效便捷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结合青岛市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资源,为有需求的服务单位提供网络招聘、线上面试和在线签约等线上平台服务。
作为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代表,双星集团招聘主管陈建对平台给企业引才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有着较深体会,他表示:“我们每次赴外现场招聘的成本最少需要两三千元,费时又费力。更重要的是,许多偏远地区求职者往往因为路遥远而放弃应聘。市人社局搭建的这个网上平台,消除了与人才之间的空间距离,提升了我们的引才效率和签约成功率”。该平台的运营同样也给求职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视频面试与企业签署了在线协议的西安交通大学陈博士说:“以前到外地参加面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而言,成本太高。现在通过青岛市人社局的网上视频平台,我在学校里就可以和青岛的企业直接进行面对面洽谈,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费用,而且提高了面试成功率。”
据了解,该平台自4月份建成以来,青岛市人社局已先后举办“蓝色经济区首届高层次人才项目网上视频洽谈活动”等多场在线视频洽谈活动,帮助蓝区重点企业引进硕博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余名,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第15届蓝洽会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外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运行的“中国青岛蓝洽会线上平台”,是专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构建的高端引智平台,在职能定位上以高端科技项目对接、合作为主,在内容管理上实施“实名注册”、会员管理,在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配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科技项目供需双方的职位、人数、学历、专业等需求进行自动分析、自动匹配,实现了科技项目合作的精准定位,有效提升了项目匹配效率。该平台集项目信息、人才需求、政策发布、人才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突破了“蓝洽会”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节省了供需双方的时空成本,对于进一步盘活海外高层次人才存量、拓宽人才搜寻渠道、提升项目落地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蓝洽会”永不落幕成为现实。截至目前,线上发布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590个,已有280余个岗位进行了接洽。
“青岛‘英才月’海内外网络招聘大集”活动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项目网上视频洽谈平台”、“中国青岛蓝洽会线上平台”等网上人才对接平台,通过“互联网+人才”的新型人才引进方式,与“蓝洽会”、“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赴国内重点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推介活动、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等引才形式互为补充,利用互联技术实现即时远程交流、线上传输简历、在线证照验证、网上签约、人才信息自动登记入库、政策信息查询等功能,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才节省大量时间和空间成本,有效提升了人才引进效率,为集聚高端人才,助力创新驱动提供有力支撑。(李培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