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为出生仅13天男婴成功矫正“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时间:2014年10月01日信息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收藏此文 【字体:

人民网长沙9月3日电 眼前的这个小生命只有40多天大,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他还患有危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随时可能被死神夺走生命……

出生13天后,罹患“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新生儿欢欢即在湘雅医院成功接受了高难度心脏畸形矫正术。通过克服术后败血症、脱机困难等一道道难关,小家伙已于8月31日康复出院。专家表示,这类患儿应及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其术后将与正常小孩无异。

今年7月常德临澧县的田先生满心欢喜地迎来了自己的宝宝,并取名欢欢。然而没过两天,夫妇俩便发现这个孩子有些异常,“宝宝不仅全身发紫,经常喘气不赢,而且吃起奶来感觉十分费力。”

带着这样的疑问,两口子来到当地医院为孩子作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重症肺炎”。据悉,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是本应接在左心房的左、右4根肺静脉错搭在了右心房,使得本无接触的动、静脉血混流,一起输向全身,大大降低了血液含氧量,从而导致口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发生。这类患儿通常活不过1个月。

出生4天后,欢欢已出现重症肺炎,需要简易呼吸机进行辅助支持。7月19日,田先生夫妇带着欢欢来到湘雅医院,找到了心脏外科罗万俊主任和黄凌瑾副教授。该院对此高度重视,开辟绿色通道,快速接收患儿,并完成了大量的术前准备工作,终于稳定了患儿的基础情况,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

据黄凌瑾副教授介绍,由于患儿年龄太小、体重太轻,这给手术带来了极大地风险。“新生儿的心脏通常只有鸭蛋大,而血管就更加微细,加之位置又出现异常。如此一来,包括麻醉、灌注、手术,甚至是术后监护,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最终,通过各科专家的密切合作,并凭借过硬的操作技巧,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我们每年都要接诊不少这类患儿,但由于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因此治疗成功率可接近100%。”罗万俊主任表示,这个孩子当时如果再迟上一两天送来,便兴许没救了。因此,我们希望患有类似疾病的孩子都能够及早得到正确治疗。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欢欢终于拔除了嘴里的气管插管,并挺过了败血症、脱机困难等一道道难关。在小家伙满月那天,胸外ICU主治医师林国强还特地买来生日蛋糕,携全体医护人员为其庆祝。

通过术后4周多的精心护理,欢欢的心脏功能越来越好,肺部情况也已完全好转。渐渐地,小家伙的脸色变得红润了,在母亲的怀抱里,吃起奶来也变得有劲儿了。(通讯员 罗闻)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